脉脉人才智库近日发布《以能为本——互联网职场新人流动趋势 2025》报告,将校招和工作经验在3年内的社招人才界定为“职场新人”。
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趋势正在打破经验限制,从“看资历”到“看能力”,同时,职场新人的自主性正在增强,更加注重真实能力的提升,希望去往能提供更大成长空间和授权的企业。在公司选择上,工作经验在3年内的职场新人和顶尖技术人才的主要流向均为字节跳动。校招生群体中,超过42%的受访者表示第一份工作最想加入字节跳动,其次为腾讯和阿里巴巴。
招聘“去标签化”:能力成为核心标准,招聘更加公平
根据报告,2023年至2025年间,头部互联网公司在脉脉站内发布的社招岗位中,“不限经验”以及“3年以下经验可投递”的比例持续上升。以字节跳动为例,不限经验岗位的占比上升至 20%。据此前消息,字节跳动将毕业3年内岗位招聘量扩大一倍,腾讯游戏启动面向工作经验在0-3年的社招专项,小红书拓宽校招毕业年限。越来越多企业正在主动打破“经验”“年龄”“资历”等固有门槛,转而以真实能力作为招聘的核心标准。

这一趋势的根源,在于技术变革的深刻影响。新技术的应用让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经验不再是稀缺资源。过去依靠经验积累和流程复用就能取得成功的模式,正在快速失效。在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真正能够穿越周期、创造新价值的,不是“做过什么”,而是“能做成事”。
招聘的核心不再是筛选简历,而是识别潜力、识别底层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这种关注人才核心特质的趋势,实际上推动了招聘公平。不仅职场新人有更多机会,资深职场人也不再受限于“年龄”这一标签,可以有更多机会展示自身的实力和潜力。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对人才核心特质的重视。
职场新人更主动:超 50% 想跳槽,为真实成长而流动
报告同时指出,2025年职场流动性依然活跃,超过 50% 的职场人处于跳槽或准备跳槽状态。其中,工作1至3年的职场新人跳槽意愿最高,比例达到 55%。尤其是00后,他们对“机会”的敏感度更高——报告显示,近两成00后在发现公司不合适时会选择“立刻撤,不犹豫”。他们跳槽的主要动机,除薪资待遇外,更关注“个人能力提升”和“更大授权空间”。这意味着,新一代职场人更在意是否能在岗位中真正获得成长。

在谈及“什么是真正的成长”时,58%的职场新人都选择了“重要项目的锻炼机会与授权”,希望能在真实的项目和实践中磨炼能力,也希望企业敢于放权、敢于授权。换句话说,“在实践中成长”正在成为企业吸引年轻人的关键竞争点。
字节跳动成人才首选:看能力、敢授权、重成长得到共识
职场新人在选择公司时,也呈现出明确的倾向:脉脉的这份报告分析了互联网大厂间的人才流动,字节跳动是工作经验在3年以下的职场新人跳槽时的首选公司,顶尖人才的流动去向同样以字节跳动为主。分职类来看,研发人才倾向超级大厂,近半成受访者倾向腾讯和字节跳动,品牌人才想去小红书。除跳槽外,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校招生表示最想加入字节跳动,其次为腾讯和阿里巴巴。


脉脉的调研显示,选择字节跳动作为理想雇主的校招生群体,提及最多的关键词是“职业发展”和“授权空间”。年轻人更看重敢让新人做事、能成长、能被看见的企业环境,而字节跳动在今年对外发布的人才理念中,强调“用人看本质,看潜力不看资历”,大胆给予新人授权和空间,令其在实践中成长。据字节跳动招聘官方信息,60%的校招生在2年内晋升,30位非常优秀的同学1年内开始带团队。
行业启示:“唯能力论”的职场新周期
从行业视角来看,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流动已走过“高速扩张”的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周期。单纯依靠过往经验与惯性复制的增长模式正在失效。AI、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技术变革带来了全新的问题与机会,也让企业需要更具创新思维和学习力的人才去探索未知。
“以能为本”的招聘逻辑,既是企业对不确定环境的主动适应,也是一种更公平的竞争机制。它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凭借真实能力进入舞台中央,也让企业有机会在早期识别并培养未来的“真人才”。
报告最后指出:“真能力、真潜力、真成长”,正在成为企业与个人的共同追求。对于职场新人而言,这是一个不再被标签定义的时代;而对于企业而言,敢于识别并信任人的潜力,或许才是未来最大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