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继光在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作主题分享)
智联互充创始人、董事长秦继光是一位在充换电行业浮沉十一年的“行业老兵”,“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戏码在十一年间反复上演,而在他带领下智联互充一步一个脚印,相继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充换电行业50强、充电桩下乡十大影响力运营商品牌等行业殊荣,完成50多项专利技术的沉淀,以浙江省为基本盘,业务遍及甘肃、湖北、海南等11个省市,仅在浙江省内杭嘉湖、金华等地的乡村就建站267个,累计服务超70万村民……

(智联互充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查尔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有一段对于丛林法则的经典论述,“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也许,这就是秦继光和智联互充在充换电江湖屹立不倒十一年的生存秘诀。
红灯停,绿灯行
秦继光是在安徽省怀远县的一个农村长大的,他就读的村小甚至不是完小,四年级之后每天要走四公里路去临镇上学。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哥哥的影响下,性格上并不安分的秦继光在1991年中考时成为当时区里的区状元,之后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和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管理学院就读。

(少年时的秦继光)
谈及儿时对他影响最大的事,秦继光说:“可能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课本上读到苏联作家班苔莱耶夫创作的儿童文学散文《诺言》,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遇到一名因为参与“打仗”游戏而坚守岗位的男孩,他被玩伴们委任了守卫‘弹药库’的职责,他承诺‘绝不离开’,即便玩伴们早就遗忘了约定,他还在原地执着地等待指令。最终由一名军官以正式命令解除他的职责才离开。这对我触动很大,很感动,我感受到了守诺的力量。”
“我觉得企业家最应该具备的精神是慎独的精神,这也能帮助企业走的更久甚至基业长青。我是一个原则性比较强的人,就像过马路这件事,既然规定了红灯停绿灯行,我一直到现在也是遵守这条规则的,我不会为了图方便或者没人监管就去违规,这不是我的做风格。”秦继光身上有着老一辈企业家实业为基、事成人立的老派作风。
“动物精神”与创业念头
秦继光毕业后先后在圣戈班、蒂森克虏伯、施耐德等世界500强外企供职。在施耐德供职近10年的秦继光深刻理解到,市场需求的导向是企业成长的前提。他提到一个案例,“大概2007年的样子,我和当时浙江某供电局一个负责生产技术的总工聊天,他提到现在的线路,尤其是农村的线路经常会跳闸,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了解这个需求以后,和施耐德技术方案部门进行沟通,后来就找到了当时法国原装进口的‘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非常适配他们的需求,这个设备现在比较常见了,但我应该是国内第一个把这个设备引入国内的人,当时该供电局很满意这个方案很快就上了这个项目。”
在施耐德供职近十年的秦继光使施耐德嘉兴市场从他接手时的100多万销售额,翻了20余倍,他的薪资也水涨船高,但是他似乎并不满足于这种惬意优渥的生活,他骨子里有一种不安分。
很多创业者骨子里都有“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这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最早由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用来描述人类行为中那些非理性的、情绪化的部分。拥有“动物精神”的创业者往往有着非理性的信心,具备冒险精神,关键时刻靠直觉判断,有着对创新的渴望,并乐于拥抱不确定性。
2013年,偶然翻阅到的一条新闻,改变了秦继光的人生轨迹。这条新闻讲的是国网总部和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10年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将由国网统一投建运营。这条新闻让他倍感兴奋,他知道新能源一定是未来的重要方向。时值2014年,国家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充电桩运营行业,秦继光决心创业。
“不破不立”和一夜白头
2014年,秦继光攒了两位浙大老师,几位浙大同学以及在施耐德工作时的同事成立了智联互充前身浙江智充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其实刚创立智联互充的时候,充电桩市场还不正成熟,我想的第一件事是活下去。当时公司一般是两种路线,一种联想那种‘贸工技’(贸易—工厂—技术),还有一种是华为那种‘技工贸’(技术—工厂—贸易),其实我们一开始是学习联想的,有一段时间网上对于他们负面声音挺大的,但我觉得无论是营收、管理水平,包括对社会的贡献我觉得都是值得称道的。我们开始时候也是做一些贸易的生意,主要是为了让公司活下来,同时争取时间,进行技术上的沉淀,也是在等待市场机会。”秦继光说。

(智联互充推出的第一款产品“稀土光纤测温仪”)
智联互充第一款投入市场的产品其实不是充电桩,而是一款叫“稀土光纤测温仪”的产品。第一款产品的推出其营收和利润都相当不错,一年大概能做八百万左右营收,但到了2018年秦继光决定彻底放弃这款产品,转而全力投入充电桩的研发,“其实当时是发生了一件事扭转了我的思路,2017、18年的时候,电网行业的领导调动非常频繁,领导调动频繁影响了业务规划的延续性,项目成败往往取决于关键的几个人,我当时觉得我们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去打造一款趋势性的产品,一款不受某几个关键人影响的产品。”

(智联互充研发部进行充电桩产品的研发工作)
很快,秦继光放弃这款盈利产品转而全力进军充电桩行业,随之而来的是营收的断崖式下降,营收降到了三百万左右,这时甚至薪资支付都成为了很大问题。“我创业这么多年以来,没有拖欠过工资。我印象中人生第一次跟人借钱就是为了发工资,一边是营收断崖式下降,一边又要资金投入充电桩研发,市场需求也还没完全起来。无奈之下,我就跟同学借了钱先把工资结了,我很感谢这些在我人生最难的时候帮助过我的亲友。”
2018年对于秦继光是个坎,对于行业同样如此,2014年掀起的充电桩风潮,迎来疯狂内卷,2018年行业迎来倒闭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国内充电桩市场就有50%企业走向倒闭或退出市场。
这一时期的秦继光可以说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最焦虑的时候他每天晚上要沿着小区走路,基本上一个晚上走2万步,“最难的时候也是在2018年,我们有一个标要投,负责投标的投标专员正好离职,公司里的人没有人懂这一块,我只能自己去写技术材料,一个星期头发白了很多,我儿子当时上初中,他周末空了会帮我拔白头发,那个星期,儿子忽然跟我说,爸爸你头上都是白头发,我这才发现确实是一夜白头了。”
县域市场的“突围战”
2018年之后智联互充发展步入稳定期,自主研发的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完成,关键控制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在嘉兴工厂投产的充电桩产品被列入市优质产品推荐目录。2018年,智联互充也成立了杭州能源运营技术公司由研发生产向市场投建和平台运营双向驱动发展。
“进入充电桩运营市场的时候,我们已经思考好要做利基市场了,就是别人不愿意做或者看不上的市场,因为我们民营企业是很难去和国央企正面竞争的,我们选择的是差异化竞争。所以前期我们找到一些城市老旧小区和一些乡村交通主干道去做,前期国央企是没有参与这一块市场的。因此我们早期不仅参与了西湖区、钱塘区“十四五”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也在乡村县域市场做了提前布局。”秦继光称。
2021年国家还未提出充电桩下乡的时候,智联互充就已经在湖州市长兴县、湖州市德清开始下乡了。2021年8月,智联互充在湖州长兴建成第一个充电站,同年共投建了8个充电场站,都实现了盈利。截至目前,智联互充已在杭州、湖州、嘉兴、金华等地乡村共建设充电场站267个,直流枪387把,交流枪1141把。智联互充所运营的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全省第一个村村通充电桩地区,智充在这一区域的其中一个场站,双枪直流设备使用率达11.15%,平均月利润为3900元。

(智联互充在省内布局乡村共建充电场站)
在秦继光看来,充电桩下乡不仅是“设备下乡”,同时要做的是“服务下乡”,国常会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关于行业下半场的想象
在秦继光看来,激烈的充换电行业竞争中,有两类企业有机会活到行业的下半场。一类是国央企,他们参与早、有沉淀,凭借资源优势能成为非常重要的参与方。还有一类就是类似智联互充这样有区域优势的企业。它们从区域生根,在区域中有一定影响力,也能活得很好。
“未来只做充电设备的桩企,我估计很快可能会有一半被淘汰,未来90%会消亡。像中小型的运营商还没购置充电桩的,我是建议他们不要买那种只做设备的企业的充电桩的,没有建立生态的桩企有可能像某些新能源车厂一样倒闭,维保将成为巨大的问题。”

“在我看来,未来充电桩行业下半场比拼的会是AI和智能硬件这两个方向,他们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和手脚,这也是我们智联互充接下来重点布局的方向。在2016年左右,我们就有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思考了,当时就想着可以用它去做电力的调度,运营效率的优化,直到这两年人工智能爆发,基础大模型基本成型之后,我们组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团队,进行应用端的开发,打造了‘智充AI’这个人工智能产品,我们想做的能源互联网的最终形态,就是要依靠AI去实现的,AI的尽头是电力,电力的未来是AI。”秦继光说。
“未来,可能每个个体、每个企业、每个园区都会成为能源交易方,而且每个能源点不会是离网型的,会在市电大电网中进行互联互通,AI将帮助人们进行市场化的交易,服务端,AI会推动电力交易朝着分钟级演进,在运营端,AI通过持续优化线损管理、提升客户响应速度,实现电力企业效益与用户用电体验的‘双重提升’。这一定是未来的一大趋势。”秦继光语气十分笃定。
“而这些AI的决策都要智能硬件来做配合,所以我们智联互充未来所有的业务发展都是围绕这两件事的。我们在不断迭代基于AI的能源互联网生态,我相信这是可以不断优化下去的,像是我们电网的供电可靠率是可以到99 .99999%,是可以无限迭代的,所以这件事我们也将一直坚持下去。”

谈及在行业中的11年坚守的艰辛,秦继光表示从未想过放弃,他就像他最喜欢的书《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一样,在苦难中奋进,踏碎平凡的枷锁,迈向广阔天地。他说“这一次创业是我最投入的一次,我觉得也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次了。我从没想过放弃,放弃它好像自己的生命要终结了一样。我一定会想办法让它活下去,然后活的好一点,再继续生存,再活的好一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