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由国家艺基金资助,北京联合大学、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云南省文化馆、神州共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家级传播交流类项目“中华瑰宝 文化之根——连环画里的中国戏曲艺术展”在云南省文化馆盛大开幕。同天,还举行了“融通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展览运用大众化的展览观感、时代化的展览语言,以艺术的互通、包容、魅力架起优秀传统文化中绘画和表演两个艺术门类之间的桥梁,为新时代连环画创作人才的培养找准切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新模式。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国家艺术基金督导专家、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郭浩,云南省戏剧家协会席、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吴卫民,北京画院党委书记刘宝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俞晓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云南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郭维平,神州共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欣,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宣传部、艺术学院、云南省文化馆、业界相关领导及专家100余人参加开幕式并观看展览。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韩澄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在云南省京剧院小朋友带来的精彩展演《京剧演释连环画故事》中拉开帷幕。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晏友琼致辞。她谈到,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云南有着深远的戏曲传统。对于从小看连环画长大的一辈人,非常欣喜看到“戏曲连环画”以展览形式呈现。我们有义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并以符合时代发展的形式进行有效地传播和发扬。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致辞。他表示,云南植根云贵高原厚土,有着多彩的地方文化、深厚的文明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次“中华瑰宝 文化之根”项目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连环画形式为载体,将中国戏曲艺术所展现的中国美学精神和东方审美韵致充分表达,彰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艺术创作呈现祖国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为时代和人民放歌的具体实践。北京联合大学将与云南省一道,用好云南地方文化资源和高校智力资源,在非遗保护传承、非遗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云南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贡献。
国家艺术基金督导专家、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郭浩表示,本次展览除原作展示,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是重新诠释现代连环画的一种全新艺术表达,引领了新时期中国连环画的新发展。
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吴卫民表示,本次展览将戏曲与连环画融通与创新,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吸引当代青年的有效形式,希望北京联合大学团队能久久为功,将更多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融入连环画中。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旗表示,连环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化表达,它集中体现了艺术的真理性和传播的大众性。艺术学院将不遗余力的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及推广,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云南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郭维平表示,本次国家艺术基金展览落地云南,将舞台艺术和绘画艺术相融合,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广大群众,是国家层面文化惠民的体现,浓郁了云南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共享文化的社会氛围。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项目负责人戴文俊代表项目团队介绍项目开展情况。
之后,与会嘉宾代表共同启动水晶球,随着绚丽的光影旋转,“中华瑰宝 文化之根——连环画里的中国戏曲艺术展”正式开幕。
研讨会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传统艺术在现代语境下的应用与转化、连环画传承现状与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致辞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教授在研讨会上致辞。楚书记对到场各位专家表示了感谢。他谈到,本次展览将戏曲和连环画两种艺术形式相融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览的梳理与呈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合理的与大学美育相结合,正是开启新时代美育建设的一个新历程。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创新的贡献一份力量。
北京画院党委书记刘宝华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院研究所所长李修建发言
国家艺术基金督导专家、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郭浩发言
云南省京剧院副院长周凯发言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俞晓夫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旗发言
神州共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欣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韩澄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项目负责人戴文俊副教授担任主持
研讨会上,艺术界多名专家、学者也作出了精彩的发言。北京画院党委书记刘宝华先生谈到,戏曲的“动中有静”以及连环画的“静中有动”,正如本次展览的题目“连环画中的中国戏曲艺术”实际上即昭示着“融通”。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院研究所所长李修建研究员认为,戏曲和连环画都有着其特殊的“市井文化”背景,但同样有很强烈的教育功能和教化功能。传统价值观一般以“善”来引导“美”,引导文艺,同时也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连环画的创作需要增强独创性,也可以借助当下的新技术、新手段来完成传承及发展。国家艺术基金督导专家、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郭浩、云南省京剧院副院长周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俞晓夫、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旗、神州共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欣、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韩澄等业界专家也相继发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展览分设“粉墨传奇”“梨园绽放”“国韵神采”“戏曲大家”四大板块,以124幅戏曲连环画原稿、高清修复稿和戏曲服饰、头饰和道具,以及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展示形式,全面展示中国五大核心戏曲剧种的溯源和发展、“百花齐放”的表演艺术创作、戏曲表演的鲜明特征和戏曲四大名旦的故事。据悉,展览中有15件展品因其珍贵且稀有,一度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后经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得以整理展出。其中包括民国时期的珍藏版连环画《三国志》,《朝阳沟》《红色娘子军》《钟离剑》等11幅参加过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全国美展的连环画原稿,著名女工笔画家王叔晖的《西厢记》《孔雀东南飞》原型稿等。
与此同时,展览通过全景数字展览、戏曲连环画阅读一体机、微缩戏楼布景、戏曲形象人形牌、名家使用过的4套珍贵戏服的创新型布展方式让戏曲艺术融入观展氛围,丰富观众的观展体验,让观众切身体会到戏曲艺术给大众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连环画,作为时代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本次展览依托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非遗教学团队的资源优势,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我国璀璨的戏曲文化魅力,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新时代的展现形式相结合,让传统艺术再次“鲜活”起来。这是一场关于追寻中华曲艺根源的展出,更是对中华戏曲文化数百年来发展历史的整合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