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一境一水景、一城一步一风光。信步漳州市龙文区九十九湾两岸绿道,水清、河畅、路通、景美、业兴,一幅宜居宜业的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绿色革新 唤醒城市生机
漳州市九十九湾是漳州流域内最广的内河,由北往南贯穿漳州市主城区,连通九龙江北溪、西溪,西连三湘江引水泵站,东接西溪桥闸,其间串联湘桥湖、上美湖、碧湖生态园、西院湖生态园等蓄滞洪区。
近年来,龙文区以久久为功的定力,抓紧抓实抓好九十九湾内河水系生态治理、幸福河湖项目等一系列“组合拳”,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经过多年建设和投入,九十九湾在防洪排涝、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文化景观建设、河湖管护能力、流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项涉水事务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2年,九十九湾成功入选福建省首批河湖文化遗产。
当前,九十九湾成功构建“一脉筑廊、两溪互连、八片互通、多点闪耀”的特色空间布局,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连通水系,实现“九九挹翠碧水宜人城,玉带缀锦闽南水乡境”的幸福场景。
水光潋滟 传承流域文化
九十九湾不仅注重水环境保护,还传承和发扬沿岸文化传统。在九十九湾,不仅自古流淌着蜿蜒河水,更流淌着源远流长的精神文脉。沿河的龙舟传统、水神崇拜,朱熹、陈淳、黄稷堂等古今名人的文化传承,为一代代人留下了独特而丰富的精神遗产。九十九湾流经的村庄,历经百年的更替变迁,村中的古桥、古庙、古厝、古井、古碑有些已在历史长河中消失,有些依然见证着时代更迭。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沿岸文化传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开展了水利遗产普查和河源文化溯源行动,其中水利遗产普查活动系统而深入地梳理了九十九湾沿河历史遗迹,并利用空间地理信息分析等技术手段科学构建水利遗产分类体系,建立九十九湾水利遗产名录库;河源文化溯源行动则收集整理了与九十九湾相关的古籍文献善本、水利历史档案等史料,梳理河流演变历程,追溯水文明之源,并编纂成册,形成九十九湾河源文化溯源成果。
转型升级 焕发经济新光彩
九十九湾的幸福河湖建设也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开展九十九湾连通水系幸福河湖建设是龙文区政府为民谋幸福、促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九十九湾河湖连通水系幸福河湖的建设,可整治水污染、畅通水循环、做优水环境,使河湖生态产品价值的探索成为可能,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可通过文旅发展来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加快打造中心城市核心区、打造现代化滨海都市,促进城区品质升级,创造新的经济生长点,带动区域人民群众就近致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区域良性发展机制的形成。
龙文区政府积极推动九十九湾连通水系幸福河湖建设,以生态工程和水利工程为核心,有机融合周边环境和工程本身的水文化元素。正是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龙文区成功塑造了滨水休闲游憩空间,并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区域内的闽南水乡已签约入驻多家企业,成功举办了钟表设计大赛和钟表文化节等活动,为龙文带来了繁荣的城市经济。九十九湾特色布局的空间布景和秀美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水源守护 塑造锦绣龙文
信步蜿蜒的河岸,一湾秀水潺潺,两岸树木葱郁,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如今,九十九湾的美丽蜕变唤醒了越来越多在城市栖居的人记忆中的美好片段,真正实现了“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水系景观。
九十九湾的建设对于龙文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和娱乐场所,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现在的九十九湾正在恢复着它的生机与活力,逐渐实现生态与人的和谐共生,清清河水从城市和村庄蜿蜒而过,为居民们创造出生生不息的绿色福祉。相信未来九十九湾将继续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成为龙文区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