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关心身体的健康以外,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容貌美及形体美。美容的范畴不再局限在梳妆打扮的生活美容上,而是扩展到了医学美容的范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通过医学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容貌及形体,以期锦上添花,从中增强自信心和生活乐趣。由此而逐渐形成了医学美容这一新兴学科,并显示出勃勃生机。
王延婷,西安国际医学整形医院医学美容中心主任,皮肤科医生,现从事非手术的皮肤美容工作。同时任陕西省医师协会医学美容医师分会委员兼副总干事,BOTOX、乔雅登、瑞兰认证注射医生,飞顿激光/半岛超声炮认证医生,赛诺龙大中华区领航专家,艾尔建学院金牌讲师,中国微针团标宣传大使。
随着整个美容行业的发展壮大,医学美容也在进一步地发展壮大。医学美容是皮肤科的一个分支,追溯人们皮肤美容的历史渊远流长,但是现代的医学美容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起步较晚。不过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加之符合了大众的需求,医学美容已经成为了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和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王延婷谈及道,医学美容是医学、美学与美容技艺三者相结合的产物,是由多种临床与非临床知识相互交织而成的医学新学科。同时,她锐利地指出医学美容当前存在的矛盾问题,她表示:“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甚至长期以来混为一谈。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广大消费者不知道医疗美容应该在医疗机构由医生操作,加之部分医美院的医生操作不规范等现象频出,由此引发了很多纠纷。”
随着医美随诊科技的进步、治疗仪器及手段日新月异,临床适应症逐渐扩大以及患者和求美者的需求不断增高,规范操作流程成为解决医美矛盾的突破口之一,有助于加强行业监督与管理,降低风险、防止并发症。作为医学美容专家,王延婷作为第一完成人组织编写《常见医学美容技术标准化操作规范(2021版)》,该规范旨在提高激光及微创注射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促进常见医学美容激光及微创注射在皮肤美容领域科学、合理专业的临床应用。
《常见医学美容技术标准化操作规范(2021版)》将美容医学学科的常见技术操作内容清理为横向的和纵列的两类:横向的技术操作为医学美容技术操作的目的、内容和流程;纵列的技术操作分为激光类、强脉冲光、射频类、酷塑冷冻溶脂仪和注射类五个部分。关于医学美容技术操作的目的、内容和流程在五个部分的各项技术操作程序中分别进行了具体的讲述。该《规范》规范了医学美容临床与护理的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其技术实施的质量,同时为评价医学美容临床与护理技术实施的质量和处理医疗美容事故和纠纷提供参考依据。
“培养和规范应用型医学美容人才是实现医学美容技术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人才对接的关键。”王延婷说道。她表示,通过系统规范的整合美容各门课程、健全实训配套教材,以及理顺教学实训操作平台教学流程,将医学美容方向的医生作为一个整体培养对象进行全面、严格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美容学科的整体发展。
此外,王延婷多次强调医学美容实训课程对促进医学美容教育的深化、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她看来,各种美容临床实训操作训练作为连接“社会-学生-学校”的良好平台,有助于探索和研究医学专业美容方向的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与评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等问题。“实训课程应该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探索一种更好的形式展示医美特色的美容方法,避免医美方向专业高等教育的萎缩、失去生命力,同时应充分将医学美容教育与时代接轨,最大限度的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王延婷说道。
“医学美容和其他学科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前进,这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辩证法规律,而美容外科学和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也是循着这一规律发展起来的。”王延婷微笑地表示道,医学美容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任务是永无止境的,而她在未来也将继续致身于医学美容行业,与其它专业的医美医生及相关医务工作人员在一起学习及研究更多更专业的医学美容知识与技能,为医美行业发展贡献力量!(文\胡景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