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槟榔市场竞争中,单纯的工艺优化和后天加工对槟榔口感再升级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原材料的优势已经成为槟榔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高品质的定安早秋果槟榔原料自然成了“香饽饽”。科学地种植和管理槟榔原果,也成为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行业人士都知道,一颗好槟榔,70%的关键在于原果,不是每一颗原果,都能成为早秋果。而位于北纬19度的定安县恰好是槟榔种植的黄金产区,这里气候适宜、阳光充足、降水丰沛,产出的槟榔原果不仅果形圆润,而且纤维细,口感嫩,汁水足,果浆感强,口感软糯溶渣,是业界公认的佳品。早秋果果体精选平均长度在47mm-55mm之间,平均直径在25mm-35mm之间,是真正的“万里挑一”。
肩负着提升槟榔原果品质的重要使命,海南省热带农作物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吉建邦教授带领他的槟榔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经过十多年研究,不断探索品种改良,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吉建邦教授的专家团队告诉我们,从前的海南槟榔种植业普遍属于粗放型发展情况,槟榔种植户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生产状态。一直以来,槟榔种苗品种混杂,种苗良莠不齐,除海南本地品种外,台湾、越南、泰国等品种类型槟榔均有栽培,不同品种槟榔在产量、果实形状、槟榔碱含量、口感品质和纤维软硬度等方面大相径庭。高产、稳产、品质好的品种匮乏,好的新的品种因种种原因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加上市场也缺乏针对槟榔的农产品生产保险为种植户提供保障,这些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种植槟榔的信心,也对槟榔的产量、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巨大消极的影响。
在定安,种植采摘经验丰富的果农会自己判断果实是否达到最佳的采收状态,槟榔的最好生长期是117-145天。在立秋前后,木纤维程度较低的早秋果被视为品质最好的槟榔果,口感软糯溶渣,符合现代消费者对槟榔不伤口的健康要求。因此,槟榔加工企业也竞相争抢早秋果。再加上早秋果收获季节较早,填补了市场上槟榔的空白期,让农户可以获得更好的价格,直接提高他们的收入,在实现双赢的目标过程中,槟榔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加速促进了槟榔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定安,科技所带来的智能化管理和精确施肥的方式,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得到了提升。实施科学的水、肥、药管理是王道。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授杨福孙在《槟榔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中提出:“营造水分与养分科学管理可以有效达到槟榔健康高产高效栽培目的。”他建议,果农们应该选择靠近水源,排水和浇水良好的种植园;同时,果农们也需要学习科学种植管理的理念,这样才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植物的营养需求,使得施肥更加合理、高效。还要严格按照政府的科普,在每年的3-4月份和11-12月份各施有机肥1次,全园防病杀虫各1次,干旱季节每15天浇水1次,贯彻绿色农业的标准,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推荐人工或机械除草。
科学化管理是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槟榔产业正在朝着科技、绿色的方向转型升级,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实施的大工程,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互相促进,产生叠加效应,才能加快提升整个槟榔产业链的价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