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抖音搜索“文学畅游季”,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
“2023年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系列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11月1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社、浙江省作家协会、抖音联合主办的“新时代 新创作 新阅读——新时代文学跨界传播论坛”在浙江桐乡乌镇顺利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以及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羽出席论坛并进行开幕致辞。论坛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主持。
会上,《雪山大地》作者杨志军、《宝水》作者乔叶、《本巴》作者刘亮程、《千里江山图》作者孙甘露、《回响》作者东西等五位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与主持人、媒体人、《书行者》主理人张蕾,今日头条内容生态总经理李黎,番茄小说执行总编辑乐力作主旨演讲。
圆桌论坛环节由《文艺报》总编室副主任李晓晨主持。青年作家杨知寒,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杨澜读书主理人、中央民族大学助理教授孔钰钦,抖音读书视频创作者赵健,抖音集团头部内容中心副总经理王恒围绕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学新变、文学如何更好实现跨界传播展现精彩对谈。
论坛最后,邓凯、叶彤与抖音集团副总编辑、抖音头部内容中心总经理辛艳共同上台启动新时代文学数字传播计划。
五位获奖作家畅谈新时代文学跨界
破圈不是写作的目的,只是自然的结果——杨志军
论坛中,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山大地》的作者杨志军分享了自己对于“破圈跨界”的看法。“作家和作品可以出圈,但作家不可以把‘破圈’当作自己写作的目的,为了‘破圈’的写作一定是失败的写作”。
在杨志军看来,“破圈”在传播方面很有优势,但也会催人浮躁,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文学创作的本心。“对写作者来说,应该把这一切事交给读者,交给时间,交给命运,自己需要专注的只应该是写作”。
感受文学之小,也看到文学之大——乔叶
在主旨演讲中,《宝水》的作者乔叶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感受。他提到在为《宝水》准备素材中采访村民时,大家总会把他当作记者,在这里专业的区分其实不太重要,如果一定要用概念来定义文学,那其实文学很小,而“在生活的广阔场域里,其实处处都有文学”。
文学内容其实不拘泥于形式。乔叶提到,诗歌被歌手弹唱,小说被演绎成话剧、音乐和舞剧,散文能被剪纸和绘画表达,这是跨媒介形态的艺术形式融合,都能给人带来好的审美感受。文学是宽阔且丰厚的,文学无界,“星空之大,就是文学之大;大地之大,就是文学之大”。
像风一样叙述——刘亮程
《本巴》的作者刘亮程对叙述方式的理解本身就像一场文学跨界。他表示,风吹过草原、沙漠、城镇、田地、河流都是不同的声音,而这些原本“永远不会发出声音的事物,被风声描述出来了”。因此,在他的写作中,文字、句子都像是一场风,“在寂灭时间里的万物吹醒”。
他看重人和家乡、和土地的连接,“这个小如一颗种子的家乡,它的土地连接着整个大地,从家乡刮过的每一场风,都刮向遥远世界又刮回来。我家乡的风声里有全世界的声音。”
保持文学初心,不断尝试,与时俱进——孙甘露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孙甘露的主旨演讲主要从上海书展和思南读书会的经历切入,阐述他对新时代文学破圈跨界的回答。在新媒体还未迅速发展的十年以前,为了文学破圈,上海书展就已有举办上海国际文学周、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策划思南读书会等活动尝试,而近年来,直播荐书、博客文化、跨界融合都是上海书展出圈的新主流话题。新时代的文学破圈跨界,需要的是“接续传统、理解当下、想象未来”。
影视改编的文学作品,不能格式化——东西
小说和影视剧作为两种不同文本,在改编过程中,作家、作品和影视剧成品之间难免会形成落差。近些年来,相关话题也一直是讨论热点。作为有过不少作品被改编影视剧经历的茅奖获奖作家,东西认为“最终拼的都是实力”,是对主题、人物、情节、对话、感情、结构等的高质量要求。文学作品可以搭上影视改编的顺风车,但必须要有文学的理想追求,即创新与突破。正如作家东西所说:“影视剧青睐的是有新意的文学母本,而不是格式化的作品”。
助力新时代文学跨界,不同社会角色共同在路上
在张蕾看来,文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阅读文学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寻找自己的根和灵魂。碎片化的时代里,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更加突出和重要,她所主理的读书对谈栏目《书行者》,意欲搭建起的正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平台。据李黎介绍,今日头条联合江苏卫视推出的首档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季为读者打造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人文体验,未来“岛屿”系列第三四季还将延续下去,今日头条将拿出10亿+推广资源,聚焦文学领域,服务好作家群体、出版机构,及广大文学爱好者。番茄小说执行总编辑乐力同大家分享了番茄数字阅读平台在融合出版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实践,从小说到出版物、从网文到有声书,番茄小说涵盖了多种阅读形式,尤其是通过与出版社合作,引入更多优质内容供读者们阅读,为此还启动了经典/知识频道的建设工作,希望能为出版社提供更多推广渠道和读者资源。
青年作家杨知寒、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杨澜读书主理人、中央民族大学助理教授孔钰钦、抖音读书视频创作者赵健、抖音集团头部内容中心副总经理王恒与《文艺报》总编室副主任李晓晨一道,在圆桌论坛环节展开讨论。作家、出版人、传媒人、读书品牌主理人、互联网平台运营人不同角色视角下,对于新媒介下文学作品的跨界传播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与会嘉宾谈到,文学是最古老的“元宇宙”,文学在做一个影射现实而超越现实的事。在技术迅速迭代、媒介不断变化的今天,更多新媒体平台正在致力于让文学与现实产生更多、更紧密的关联,让文学可读的同时,甚至可听、可触。同时,新媒体平台也给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工作者更多展示的平台。
青年作家杨知寒认为,新媒介的变化是写作者们无法改变的,只能去适应,并且“在作品上做出和生活当下的呼应”,因为网络的联通,文本之间,艺术形式之间,壁垒在消失,“文学的求新求变,唯有如此,才好跳脱经验窠臼和易得的自我满足,拥有更蓬勃新鲜的生命”。如果文学作品能够对传统和创新做出融合,才会走的更远,影响更深。
从出版人的角度上来说,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则认为这是个更好的机会,让互联网更大限度的展现文学的价值和力量。一方面借助新媒体平台,挖掘文学作品内容价值,打造作品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新媒体给文学作品和文化产业带来更大助推。依托平台和知识主播,知识型带货和文化带货,带动图书销量,开展线上新书发布会等,拉近读者和作家的距离,让大众参与进来,扩大文学社会影响力;此外,文学作品通过影视、短视频以及二创等形式的走进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视野。同时,围绕着文学的跨媒介转化,可以帮助打通文化产品上下游环节,让作家、出版社、互联网平台等发挥自己优势,合作共赢。
抖音集团头部内容中心副总经理王恒分享了抖音对新时代文学跨界传播的努力。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学者在抖音记录工作与生活。为了更好的支持高价值内容的传播,抖音先后开展了“大有学问”、“春天开阅季”等活动,支持名人名家们在抖音创作“有获得感”的直播和短视频内容,邀请他们分享好书,带动全民阅读。此外,还有名人对谈、作家专访的活动,如此次茅奖活动的获奖作家专访、线下主题交流分享论坛、颁奖典礼同步直播等等。抖音希望通过发挥自身资源与作用,帮助更多好的文学作品破圈,以数字媒介助力全民阅读提速,多读书、读好书。
启动新时代文学数字传播计划,抖音在行动
新时代文学数字传播计划,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文艺报》社、浙江省作家协会与抖音联合发起,旨在充分发挥中国作协和浙江作协等团体会员的创作优势和丰富资源,依托《文艺报》社在中国文艺界的权威地位和重要影响,结合抖音平台的传播优势和用户规模,助力新时代文学多形式表达、多渠道传播,让广大读者发现更多的优秀作品,让广大作家找到更多的理想读者。
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羽在致辞中提到,短视频,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直观的了解内容,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大量用户被读书类短视频‘种草’,完成从了解书籍到产生兴趣,再到阅读书籍的全过程”。抖音这种数字媒介的优势,可以帮助文学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
未来,抖音将继续致力于文学活动的传播助力,支持做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国文学盛典”、“作家活动周”等重大文学行动的传播与推广。通过举办“名家与名作互联网传播”交流活动,“名家新书计划”、文化对谈节目等,让文学贴近大众生活,让大众感受文学之美。
“2023年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特别活动“文学畅游季”精彩内容还在持续中,上抖音搜索“文学畅游季”,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