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新文化季播节目《寻迹先贤》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在CCTV-10科教频道黄金时段20:10播出,第一季共十集。节目主打“实景实地探寻+‘AI’互动+思想启迪”。
先贤寻迹团将在中华大地开启一场探寻先秦七子和唐宋八大家的寻迹之旅,在与先贤跨越时空的“促膝长谈”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成长“指路”,为迷茫“破题”,为心灵点亮一盏“明灯”,让“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根植于每个人的心里。
在节目中,先贤寻迹团将走进先贤曾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与先贤跨越时空“深情相拥”;与AI大语言模型“比拼脑力”;与专家学者畅谈古今。节目将先贤从“超凡入圣”拉至“近在咫尺”。那么,主创团队是如何促成这场跨时空的相遇?
古圣先贤与现代人的
跨时空“链接”
如今AI话题热度十足。在节目中,先贤寻迹团手持AI智能终端设备访古问今。或互动问答,或搜索线路,或吟诗作赋。AI大语言模型和文化教育节目完美“搭档”,使节目瞬间get到了大众的兴趣点。这一巧思为节目打上了现代、互动和科技感的“标签”,成为增强节目代入感的神来之笔。
耳熟能详的古代“原典”金句,
你真的理解其深意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这一千古名句人人都熟稔于心。那么“习”是“温习”还是“练习”?节目中学者通过习字的演变深入浅出地解释:“习,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完善自我、提高辨识力和洞察力,继而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此基础上,先贤寻迹团在荀子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看到了这一思想的发扬。
与其心驰神往,莫如置身其中,
寻迹是如何展开的?
节目紧扣“足迹、痕迹、心迹”三个脉络,把寻迹与先贤的经历、典故等内容关联在一起,形成每期节目的“骨架”。这样一场场可看、可听、可触摸的寻迹之旅,不仅带给受众最真实、有温度的感受,更让受众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这样的先贤”。
与古圣先贤“促膝长谈”,
节目组下足了“硬功夫”
每位先贤都是一座思想的高峰,他们的成长、经历、旷世佳作和与其相关的典故如同丰富的宝藏,那么取材哪些内容才能触及受众的内心?这是考问主创团队的难题之一。教育、亲情、事业、使命、责任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让我们为这场与先贤的“促膝长谈”搭起共鸣、共情的桥。
先贤寻迹团走进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寻迹先贤苏轼。在苏轼的青少年时期,他的母亲曾为他讲述范滂别母的故事。苏轼问:“如果我像范滂那样,母亲允许吗?”苏母说:“你能够做范滂,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母?”苏轼母亲的“爱子,教之以义方”影响了苏轼的一生,促使他立下报国爱民的志向,纵然仕途坎坷但苏轼始终初心不改。
真人秀的现场感,纪录片的真实性,
呈上直抵人心的诚意之作
主创团队只设计了节目的探寻形式和基本框架,对先贤寻迹团的寻访目标、跟AI的“斗智斗勇”和寻迹中的思考与收获,进行全程真实记录。先贤寻迹团的寻访经历,被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出来。
先贤寻迹团在永州寻访时进入一处古洞,竟然意外地发现了蛇的痕迹。这引发了学者即兴解读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说》,这样的现场感和真实性增强了节目的张力。
榜样的力量:
在汲古润今中实现文化自强
《寻迹先贤》是一场心灵的朝圣。寻的正是先贤的人生追求和内心世界,是精神品格形成背后的价值观,是那个让人充满力量的精神支撑。品读先贤人生,在其思想光芒的映照下,燃起智慧的明灯;在其境遇与抉择中关联自己,提升自我的心灵品质和精神境界,汲取力量;在先贤饱含温度的故事中,找准自己的精神追求,走好此生的追梦之路;在先贤共同具有的家国情怀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