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Deloitte德勤和BNG(BusinessNameGenerator)分别进行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和其他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对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等软技能的需求,而这些技能目前是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职场人士的AI替代焦虑找到了出口。
国际人才培养机构MCI梦达琳CEO李群表示,AI时代,企业对人才的软实力提出挑战,特别是如今全球化加剧,科技迅速迭代,具有高适应性、高竞争力的国际人才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而国际人才培养的核心,恰恰是综合软技能的培养。其中,针对群体特点开发培养模式,采用教练伴随式成长辅导,已成为一种可行的培养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国际人才培养标配。
图:MCI梦达琳CEO李群Carrie Waley
人才培养需量身定制,群体特点不同培养方式不同
“国际人才”并不是所谓特指在海外工作的人,而是能够适应全球各地市场的人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包括在内。现今国际人才的培养有一整套科学标准体系,除了语言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系列的综合认知与软能力,如跨文化能力、国际视野、领导力、强大心态等。如今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求职辅导机构,但MCI梦达琳认为,找到一份工作只是起点,如何可持续长久发展自己的事业与人生才是国际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
然而,国际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群体特点,创始人李群自身对中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理解,MCI梦达琳目前聚焦在华裔群体。经过17年的发展,MCI梦达琳目前总部设立在伦敦,北美总部在纽约,而中国团队主要在深圳,为上万名学员提供咨询和服务。李群观察到全球华裔年轻人普遍比较上进,对成功有渴望,而且近年来语言问题已经不再是主要障碍。同时,除了学生硬性素质方面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有意识引入更专业的人才培养专家,培养孩子提升软技能,赢得职场实践机会,全程参与到孩子的事业及人生规划中。但目前这些仍然是少数群体。
图:MCI梦达琳国际人才培养模型
基于华裔人才的这些特点,MCI梦达琳打造出一套专门用于培养华裔国际人才的模式,并配备在国际职场实战经验丰富,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企业高管教练团队,助力培养具有高竞争力和持久发展力的国际人才。MCI梦达琳希望这些人才可以发挥他们的自信心、自驱力、领导力,从而在任何一个市场都能实现竞争优势。
人才培养需共同努力,软技能提升是持久性课题
如今国际化人才对工作体验的感受和评价更加理性、多元,除了薪酬福利这样的 "硬通货",不同维度的工作感受,例如企业文化、组织管理、成长培养等也成为吸引国际人才的“软砝码”。另外,企业要坚持招聘和培养“合适”的人,企业需要明确知道自己公司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根据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技能需求,筛选合适的人才,并在进入公司后提供一整套的培养机制让人才与企业更适配。对于中国的出海企业,重视人才需求才能在全球打造更有竞争力的职场。
李群认为,年轻人需要的就是培养,但这需要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给年轻人伴随成长的引导,灵活选择的平台,自由发展的环境,充满关怀的机制,鼓励自信的文化,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可能成为合格的国际人才,成为AI无法替代的综合性人才。
17年前,李群在伦敦金融城做金融公关和商业顾问,她发现在2003-2007年,有超过100家中国公司在伦敦AIM市场上市,当时的伦敦金融城非常需要中英双语国际人才。最初MCI梦达琳是想帮助企业寻找中英双语国际人才,但很快李群发现很多年轻人缺乏国际公司需要的认知和能力,于是逐渐转型做一对一辅导,培养国际人才。过去的17年,李群带领一群具有实战经验的西方高管人才教练一对一培养学员成为国际人才,同时还有一群年轻双语顾问老师为家长和学生解答困惑,引导他们重视软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据悉,截至目前MCI梦达琳已经服务了超过上万名同学,覆盖行业不仅有华裔偏爱的互联网科技、电子通信等热门行业,还涉及诸如金融、咨询、医疗健康等高薪行业。据李群透露,全球十大热门行业的前十大公司都有MCI梦达琳的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