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变局下,各种地缘政治、国际形势不断放大,中资企业如何拨开重重迷雾、乘风破浪、再次扬帆启航?背靠祖国,联通世界。9月20日,围绕“出海”这一主题,由香港大学经管学院主办的领航论坛在香港大学陆佑堂隆重举行。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蔡洪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致欢迎辞。冯氏集团主席、利丰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主席冯国经,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杰出研究员、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祁斌,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王辉耀,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在此后的圆桌论坛上,富卫集团主席兼独立非执行董事、香港特区政府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货拉拉首席运营官卢家培,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座教授林晨等人士进行了讨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
付保宗称,回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早期中国通过外资企业作为窗口,深度地参与了全球化,也分享了产业链、供应链分工的红利。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和全球分工格局变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发展路径和方向。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蔡洪滨
在蔡洪滨看来,中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过去成功的经验很难复制。企业家应走出原来的固有模式及舒服区,去看不同的世界。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是中国企业家出海最好的桥头堡。希望企业家通过香港提升思维深度、扩展眼界宽度、扩大视野远度,再去审视国内的市场和行业,这会极有帮助。
企业走出去
当下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经贸活动虽受到冲击,但中国企业正做强做大,谋求出海。付保宗表示,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要把握大势,找准位势,摆好姿势。
冯氏集团主席、利丰有限公司荣誉主席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主席冯国经
对于中资中型企业出海的策略,冯国经认为,应该分为两个阶段按部就班地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企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打造出口平台,可以先到东南亚开始,再扩展到南亚,然后到其他的国家,扎实推进。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企业在生产国站稳脚跟后,应建立起本土化的经营能力,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方式,打开当地的市场。中国企业海外工厂也将从单纯的出口平台慢慢成为内销基地。通过上述的间接出口模式,中国企业便可以绕过贸易壁垒。
冯国经进一步称,而间接出口模式所导致的产业大转移,将会推动两大发展的趋势。其一,推动中国实现大规模的腾笼换鸟。企业把产业链末端的劳工密集工序从中国转移出去,将推动中国迈向产业链向更高端的增值环节,包括研发、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等。其二,将进入以民营企业领军的新阶段。刚开始时大型国有企业扮演开拓者,下一步中国的中型企业将成为共建的主体。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
在企业出海过程中,邓希炜表示,需要注意地缘政治的风险,处理好不同国家政府的关系较为重要;在国际化过程中,尊重和适应本地文化;深耕本地化战略,契合了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双向奔赴”的趋势。
富卫集团主席兼独立非执行董事
香港特区政府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
具有丰富海外投资经历的马时亨建议,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找到优秀的当地合作伙伴,并建立稳定的关系;出海企业应重视当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系统的培训与实践,加速海外员工的成长等。
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
杨敏德同样也提到了本地化。她称,她的公司在越南的管理团队,除了一个人来自马来西亚,其他均为越南人。她同时提到,在出海中,需要让当地工人赚到钱或者让当地政府意识到出海企业所作出的经济贡献。
货拉拉首席运营官卢家培
对于和政府的关系,卢家培称,若有一些政府不太愿意沟通,企业首先把自己的业务做好,其次将地方有势力的人变成负责人和员工。每个市场的做法可能会不一样。
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
香港具有的独特优势,从国家层面来看,“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八大中心”的全新定位,包括国际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服务、知识产权贸易等。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祁斌
祁斌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遇到很多的挑战。如何降低失败率、提高成功率?需要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建立与国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互信关系,共同面对全球化过程中的挑战,并进一步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与世界同行。
付保宗称,香港的独特优势既能够兼顾中国大的需求市场,又能够兼顾到国际化,是全世界唯一有两个优势的城市,充当着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不仅如此,香港还拥有成熟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汇聚了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人才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将和香港大学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冯国经则认为,香港可以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中型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具体而言,香港金融机构能为内地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及贸易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资金调动、汇兑、贸易融资及人民币服务等。香港可以凭借其强大的人才培训能力以及在环境、社会和企业管制ESG管理经验,为内地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培训及认证服务,帮助他们在海外合规经营。香港应利用其法律、仲裁、会计、资讯及管理等专业服务的专长,建设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总部。
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杰出研究员
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
沈联涛称,香港要把离岸中心的角色做得更好。早在上世纪70年代,离岸美元在伦敦建立,而现在中国人民币走出去,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是关键。他建议香港将机场管理局商业化上市,然后允许港交所组织独立的全球交易所融资,可能用离岸人民币,可能用本地货币。
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王辉耀
王辉耀认为,要继续发挥香港人才吸引的作用。香港过去的优才计划大概吸引了十万人,但大部分来自内地,希望香港能够把眼光放到全球,让全球的人才来香港。把香港独特的国际化全球做足,来吸引外国的企业到香港来形成合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
在支付或者贸易融资方面,香港银行业对出海企业有较大助推力。陈维民称,除稳健特征外,香港银行业最强的竞争力在于强大的国际网络。全球一百家最大的银行里面,有将近八十家在香港有设点。企业出海时,不要单打独斗,可以利用银行的网络以及经验。另外,香港债券市场同样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陈维民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内地企业把财资中心放在香港,一方面是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减低资金成本,另外一方面为了管控好资金风险。
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座教授林晨
另外,香港有望在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林晨认为,香港正在做一些探讨,例如能不能提供实时、透明并且可溯源的结算系统,这样会使得在跨境的贸易及结算中更高效,也降低了企业对出海地制度环境的担忧。
圆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