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是第十二个世界压疮预防日,在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由护理领域、数字医疗领域等不同领域在内的多名专家共同参与的“中国伤口护理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杭州顺利举办。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医疗技术正日益成为推动伤口护理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提升的重要力量。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医疗护理、科技及投资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应用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论坛上正式启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压力性损伤评估和分期模型的构建及可用性验证》项目,参与启动仪式的嘉宾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执行院长王泠女士、墨尼克大中华区市场和数字化赋能负责人杨晶女士、远毅资本董事总经理宋依然女士以及咏柳科技创始人张伟先生。
该项目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通过AI技术识别伤口情况,实现压力性损伤的快速识别与诊断,该项目在于借助数字化手段帮助医疗人员提升压力性损伤的处理能力以及病患的管理效率。并且将携手多位护理领域专家,通过院内临床验证方式,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工具的准确性与可用性,这也标志着数字化技术在护理领域正式应用取得了历史性的一步。
杨晶女士、王泠女士、宋依然女士、张伟先生
中国伤口护理领域的新篇章
在本次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执行院长王泠女士,从学科发展角度剖析了中国伤造口护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王泠女士表示,随着中国护理学科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与护理学科的结合将会是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王泠女士所带领开展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压力性损伤评估和分期模型的构建及可用性分析》项目,将会是数字化技术与护理学科结合的最好体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执行院长 王泠女士
墨尼克大中华区临床专业顾问团队负责人汪欣先生,在会议上分享了国际伤造口创新技术应用。“智能”这个词始终被提及,针对伤口治疗的智能敷料、针对医护群体的智能培训系统,以及针对患者的智能病程管理系统都将会是未来伤口护理领域的发展方向。相信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围绕伤口管理的全流程触点都将更加高效、有效。墨尼克医疗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伤口解决方案提供者,积极拥抱数字化,始终将医护患群体放在第一位,一直致力于将前沿的治疗理念和先进产品服务于中国的医护人员和病患群体。
墨尼克大中华区临床专业顾问团队负责人 汪欣先生
远毅资本董事总经理宋依然女士分享了中国创新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发展新趋势,她表示AI和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并提出了需将“数字医疗特点”与“中国医疗结构特点”相结合,打造“触达、支付、效率”三位一体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远毅资本董事总经理 宋依然女士
数字化高效赋能护理学科
咏柳科技创始人张伟先生与在场的各位嘉宾分享了数字化AI技术加持下的智能压疮评估系统应用与服务最新进展。张伟先生表示随着中国老龄化情况加剧,数字化技术与慢伤诊疗的结合是社会所需,也是医护群体所需。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可实现患者在院内-院外联动的服务闭环,同时医护群体的护理服务实施也将更加精准与高效。
咏柳科技创始人 张伟先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造口伤口专科负责人胡宏鸯女士分享了数字化应用在皮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针对压力性损伤、糖足,以及造口等慢性伤口的护理,数字化技术在预防、治疗以及病患管理等环节中都实现了深度应用。此举大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处理效率,也减少了常见慢病的发生几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造口伤口专科负责人 胡宏鸯女士
居家护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董寅先生在会上结合医院自身经验,分享了患者院内-院外全病程管理体系建设实践。董寅先生表示,全病程服务体系是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发展而来,该体系可以有效连接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最大化使用。全病程服务中心的设立,可作为院内-院外的连接节点,更好的实现全病程服务体系有效落地。
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 董寅先生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 “伤造口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发展”的圆桌讨论环节,墨尼克大中华区市场和数字化赋能负责人杨晶女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造口伤口专科负责人胡宏鸯女士、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董寅先生以及咏柳科技创始人张伟先生在该环节中,从不同领域对居家护理模式的发展积极献策。各位嘉宾表示,居家护理模式的开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以及支付模式改革。居家护理模式看似独立,实则是医院服务流程的延展,对于提高患者康复率有重要意义。
杨晶女士、胡宏鸯女士、董寅先生、张伟先生
数字化医疗技术的发展正在为护理行业带来深远的变革与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病患的伤口护理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系统化和全面化,不仅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社会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积极推动居家护理服务的快速发展也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重中之重,希望各方携手,有效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为更多病患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