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客户王先生接到邀约电话,称可以帮客户办理退保并补偿差额损失。王先生轻信后便去办理了退保,并在邀约人的引导下购买了所谓高收益高回报的某理财产品。
起初王先生每月确实能收到其最初约定的所谓分红,后来几个月就开始没声音了,邀约人也开始联系不上了。王先生发觉有异常,便与家人沟通,才发现上当受骗并报警,在警方的帮助下与理财公司解除了购买合同,挽回了部分损失。
【案例分析】
不法人员通常会假借保险公司名义以“保单分红测算”“赠送礼品”为由约见消费者,再以“保单收益低”为借口,诱导消费者办理退保,最终购买其他所谓“高收益”“高回报”理财产品,导致消费者丧失保险保障、个人财产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
【风险提示】
在这里我们温馨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
一要,及时拨打官方咨询电话或亲临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进行核实,保护自身的资金安全;
二要,学会擦亮眼睛,保持警惕,正确识别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和保险产品;
三要,不要轻信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高回报”产品的宣传,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防止上当受骗。
--文章内容由中国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供稿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