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首发:生态与艺术的创新融合
该书收录了中国 34 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近 200 家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涵盖我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画册以油画作品方式,全方位呈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新气象,反映了各自然保护区山林河湖海草沙的自然风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盛景,是我国首部以绘画方式呈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的科普出版物,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艺术表达的重要里程碑。
作者郑成武在发布会上发表演讲
作者郑成武:生态绘画背后的故事与期望
首发式上,同步展出该书作者、生态画家郑成武创作的 200 多幅生态绘画作品,令观众耳目一新。现场,郑成武接受了采访,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期望。
在问道郑成武作为国内首部生态主题油画科普画册,是如何萌生这一创作构想的?郑成武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光辉理念,正引导全体中国人民努力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果。作为画家,我觉得有责任拿起画笔,奋力描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让美丽中国的形象,走进千家万户,汇聚成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磅礴力量。
《画游生态中国》作者:郑成武
又问道郑成武这些作品被定义为“生态绘画”,认为其最突出的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郑成武表示《画游生态中国》的作品,可以概括为“生态绘画”作品,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是真实性,这 200 多幅作品反映的是中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真实景观,山川地貌、河流湿地等等物象,都是保护区真实的图景,是保护区视觉标志性的物象。第二是科学性,画面呈现的物象及其关系,符合保护区生态特征,植物、动物都是保护区生态系统中的元素。第三是审美价值,绘画作品也要给人美的享受。一句话,科普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高度融合,是这些生态绘画作品的最大特点。
据主办方介绍,该书以油画为媒介,对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包括 34 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视角的真实刻画,融艺术与科普、绘画与生态于一体,极大拓展了生态科普的表现形式。读者可通过画作一览不同自然保护区的山川地貌与生物分布,领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祖国广袤大地、江河湖海的实现成果。
郑成武在讲述自己的艺术创作思路
在问道郑成武期待这部跨界作品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力?郑成武称主要是发挥生态科普的作用。生态绘画作品通过《画游生态中国》这本科普画册,走进大众阅读的视野,能让更多读者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貌。画册中的文字部分可以更广泛普及生态科普知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每一个人的事情,生态科普有助于推动生态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此次《画游生态中国》新书发布暨原作展,不仅为读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通过艺术与科普的融合,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