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或带来情绪上的短期冲击。然而,从当前各类资产波动情况来看,市场对TACO交易仍存在一定预期。短期来看,大国博弈时移势易,最终再度上演TACO概率较高。与此同时,随着AI应用不断深化,对互联网龙头企业的长期盈利增长的预期有望重拾相对优势,从而推动港股“盈利预期上调”和“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
在此机遇中,国联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代码:025426,C类代码:025427)已于10月15日起正式发行,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港股市场的一站式配置工具。
结构性机遇凸显,港股配置正当时
在全球流动性预期改善与国内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港股市场正迎来结构性机遇。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周期预计将缓解新兴市场流动性压力,提升港股对外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进一步强化了港股作为“双循环”连接点的功能。
产业层面,人工智能商业化进程加速,推动港股科技板块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互联网、半导体、智能驾驶等新经济领域的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商业化落地加速,为港股注入持续的盈利增长动力。与此同时,传统高股息板块如金融、能源等,也在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展现出盈利稳定、分红率高的防御特性。
资金层面,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的同时,国际资本也开始重新审视港股的配置价值。截至9月底,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达1709亿元人民币,远高于A股市场同期水平,凭借更短的排队时长和更低的上市门槛,港股已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融资平台。
估值层面,截至10月10日恒生指数市盈率为11.95倍,仍处于全球估值洼地,具备一定的投资吸引力。
从中长期视角看,港股市场的基本逻辑依然稳固。在估值处于全球洼地、流动性环境改善、AI驱动和基本面修复的背景下,短期情绪冲击反而可能孕育新的结构性机会。此次关税博弈进一步凸显了“科技自立”的战略必要性,也将加速国内科技与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进程。
指数增强策略应对波动,双基金经理协同管理
在股票市场机会与波动并存的背景下,指数增强型基金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选择。截至10月10日,全市场294只增强指数产品中,有240只年内实现超额收益,占比超过九成,凸显出指增产品在震荡市中“控回撤、争超额”的能力。
国联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增强基金立足于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的广泛覆盖与均衡特质,通过结合深入的宏观面、基本面研究及数量化投资技术,在紧密跟踪基准指数的基础上,主动精选个股,合理优化投资组合,打造港股“聪明指增”。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港股、力争超额收益的优质工具。
该基金拟由陈薪羽与梁勤之共同管理。基金经理陈薪羽具备10年证券从业经验,在量化选股与组合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基金经理梁勤之同样拥有10年从业经历,长期深耕港股投研,对互联网、消费、制造等板块有深入洞察。两位基金经理将在策略层面形成互补,助力投资者把握港股市场阿尔法机会。
市场分析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以及港股在全球资产中估值优势持续显现,中长期配置窗口已经打开。国联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增强为投资者把握港股机遇、优化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