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视不断增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和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ESG表现对于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ESG绩效已经成为投资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主动披露ESG相关信息,向监管机构、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展示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随着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的不断增加,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ESG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了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焦点;虚假或不准确的ESG报告可能误导投资者和公众,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任;ESG报告的标准化和一体化程度较低,不同企业的报告内容和指标存在差异,使得利益相关方难以进行跨企业的比较和评估。
目前,国内ESG报告鉴证处于明显的空白状态。尽管企业越来越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但ESG报告的发布仍缺乏一种统一的、独立的验证机制,导致报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受到质疑。缺乏规范的ESG报告鉴证标准和机构,使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难以获得信息可比性的权威保障,限制了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全面传递和理解。
2023年8月10日,方维致远ESG报告鉴证研究国际联合工作小组耗时8个多月编写的《ESG报告鉴证方法学指引》正式发布,这是中国企业在ESG鉴证领域工作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方维致远ESG报告鉴证考虑企业所在地政府对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政策导向以及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处行业:创建了一个用于ESG报告鉴证和ESG报告评价的框架。
《方维致远ESG报告鉴证方法学指引》在于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在一个行业内,企业的ESG报告信息披露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二是企业对相关ESG披露指引要求和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领域政策导向的理解度偏差有多少?三是企业ESG报告披露信息所传导的机遇和风险如何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维致远ESG报告鉴证保持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系统性、常态化监测,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ESG行业数据库。包括对企业重大媒体事件的关注、投资者沟通部门的信息发布情况等,企业ESG报告鉴证将作为印证披露水平的重要依据。
方维致远ESG报告鉴证分为五个方面对企业ESG报告进行系统性评估。
一是披露标准实践。《方维致远ESG报告鉴证方法学指引》将当年最前沿和最主流的3-4个ESG披露标准进行研究(每年调整标准参考池,选取10个左右相关标准),并筛选出300个通用ESG指标(160个治理指标、70个环境指标、70个社会指标),将行业内所有上市公司ESG报告信息进行统计与甄别剔除,对照ESG行业数据库进行调整,每一个指标0.3分(行业领先0.3分,行业平均0.2分,行业落后0.1分),依次得到报告实践分数。二是披露内容的全面性与可靠性。报告实践分数按照《方维致远ESG报告鉴证方法学指引》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全面性与可靠性分析,剔除不良影响因素,得到最终报告实践分数。三是气候属性披露分析。对当年国际气候事件和企业所在地政府对于可持续发展领域政策导向与企业进行关联度分析,参考报告披露水平,对照ESG行业数据库进行调整,气候总分3分(行业领先3分,行业平均2分,行业落后1分),依次得到气候实践分数。四是披露内容的行业比较。最终报告实践分数与气候实践分数相加,得到初评分。并进行行业内比较,针对行业每年的整体情况分析;再对所有行业进行比较,对照ESG行业数据库进行调整,得到每个企业的全行业得分(行业原因导致的调整值不得超过20分),得到ESG报告初评分。五是报告影响力分析。通过ESG行业数据库、网络数据统计、第三方机构抽样调查、利益相关方采访、公众匿名评价等方式,在报告与政府合规影响力分析、报告与供应链合规影响力分析、报告与环境合规影响力分析、报告与责任投资影响力分析、报告与品牌传播影响力分析五个方面赋值,每个方面赋值范围在1-3分(行业领先3分,行业平均2分,行业落后1分),对照ESG行业数据库进行调整,赋值后*10倍,加上ESG报告初评分,得到ESG报告结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