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旅游和连接俄蒙的重要空中通道,11月12日,呼伦贝尔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成功突破300万人次大关,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内首个突破30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同时也是民航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首个突破30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
从曾经寥寥无几的航班到如今四通八达的航线网络,从初建时简陋的土跑道到如今现代化的航站楼,从2012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到如今突破300万人次的跨越,呼伦贝尔机场的快速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五大任务”的一项积极进展;是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坚持“航旅融合、共促发展”的重要成果;是首都机场集团“四个服务”先进理念下的又一成功典型;也是内蒙古机场集团深耕支线航空发展的有力见证。
政企“双向奔赴” 织密“草原天路”
呼伦贝尔市位于祖国版图雄鸡之冠、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俄、蒙三国交界之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航空运输成为了当地百姓出行最高效、便捷的交通手段,大力拓展航线网络也成为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与内蒙古机场集团、呼伦贝尔机场不谋而合的发展目标。
图:呼伦贝尔机场航站楼内繁忙景象
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长期关心和支持着机场的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航司选择呼伦贝尔机场,呼伦贝尔市政府结合实际,优化航线补贴,使各航司对呼伦贝尔航空市场充满热情。目前,呼伦贝尔机场共有38家航司运营,开通了多条区外客源地城市航线和国际航线,初步形成连通东北、华北、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航线网络布局,为促进国内、国际旅游和经贸往来提供了便捷的空中通道。
2021年,内蒙古机场集团立足区内航空市场需求,整体构建各盟市间的“支支通”航线网络,为自治区机场发展增添新动力。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积极促进“支支通”航线网络建设,推动呼伦贝尔机场与自治区其他盟市机场的互联互通。在地方政府和内蒙古机场集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支支通”航线已经成为呼伦贝尔机场运营航线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数据显示,2024年,呼伦贝尔机场运营“支支通”航线14条,占总航线数17.5%,通航包头、赤峰、通辽、锡林浩特、乌兰浩特等11座区内城市,覆盖区内所有支线机场。截至11月,“支支通”航线运输区内城市旅客约34.3万人次,占2024年旅客吞吐量的11.7%。
政企“双向奔赴”畅通了空中交通通道,一条条航线拉近了呼伦贝尔与全国各地间的距离,实现了让更多偏远地区百姓坐上飞机的愿景,也为呼伦贝尔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大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航旅发展 跑出航空市场加速度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一首《呼伦贝尔大草原》,总能唤起人们对这篇土地的向往。11月7日,“歌游内蒙古 欢乐冰雪季”2024—2025内蒙古自治区冬季旅游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在牙克石凤凰山景区盛大启幕。
作为典型的旅游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持续打造四季旅游的金字招牌。为助力地区旅游发展,呼伦贝尔机场统筹规划航线网络,在保持暑运旺季稳步提升的前提下,通过拉长航线执行期,新开、加密全年运营航班等手段满足“均衡扩大四季旅游”的需求。
2024年2月,“十四冬”在呼伦贝尔举办,带来了一波旅游热潮。呼伦贝尔机场增加航班34班,运送旅客8344人次,为“十四冬”提供了有力保障。
夏天的呼伦贝尔是草原旅游的黄金时间。暑运期间,呼伦贝尔机场新增或加密了通往西安、成都、厦门等热门旅游城市的航线25条,完成旅客吞吐量131.45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单月、单周、单日旅客吞吐量均刷新通航以来的历史记录。
在火热的暑运势头下,呼伦贝尔机场积极协调航司,继续培育在9、10月坚持运营厦门=呼和浩特=海拉尔、上海=石家庄=海拉尔、长沙=呼和浩特=海拉尔、青岛=哈尔滨=海拉尔、福州=长春=海拉尔、上海=大连=海拉尔、重庆=呼和浩特=海拉尔、海拉尔=呼和浩特等8条航线,助力呼伦贝尔秋冬季旅游发展。10月22日,呼伦贝尔机场运输生产再创新高,提前70天超过2023年全年旅客吞吐量。
图:“十四冬”期间航站楼内的民族特色表演欢迎旅客
2024年11月底至12月,呼伦贝尔市将承办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丰富多彩的群众滑雪嘉年华、冰雪那达慕、国际国内竞技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以及国产冰雪装备展示销售等,将进一步带动冰雪旅游,激发航空市场发展活力。
据了解,呼伦贝尔机场今年已累计开通航线78条,通航乌兰巴托、赤塔、海参崴3座国际城市,连接北上广深等43个国内城市,形成了联通俄、蒙,26座省会城市以及重要旅游客源地的航线网络布局,为全国各地的旅客感受呼伦贝尔的“红春、绿夏、金秋、银冬”提供了便捷。
一串串运输生产数据的鼎新,不仅展示出呼伦贝尔机场航空市场发展的加速度,也展现着呼伦贝尔机场正运用自身行业、专业优势,为促进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依托先进管理理念 筑牢高速发展基础
呼伦贝尔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也充分说明了机场在安全、服务、运行保障和经营各方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百姓出行需求的日益提升,呼伦贝尔机场在几次扩建中逐步提升了硬件设施。尤其是在2000年后,呼伦贝尔机场管制、飞行区、航站楼、设施设备等问题陆续解决,各项保障能力有效提升。2022年8月,呼伦贝尔机场实现时刻扩容,由8架次/小时调整为12架次/小时,制约呼伦贝尔机场发展的瓶颈得到突破,机场时刻资源得到进一步释放。
2022年,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根据内蒙古机场集团战略部署,呼伦贝尔机场开始实施管理转型,从经营型、保障型逐步迈向管理型。同年7月,呼伦贝尔机场将部分地服和安检业务进行外包,开启了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机场管理新局面。在呼伦贝尔机场与合约商的共同努力下,呼伦贝尔机场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连续三年获评200万(含)-1000万量级“服务质量优秀机场”奖,推出的各项服务产品广受旅客称赞。
图:机坪上航班有序运行
此外,为提高运行效率和航班正常性,呼伦贝尔机场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设施方面,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作,安检、登机、行李托运等环节都变得更加高效。协作方面,与空管部门、航空公司紧密合作,建立了高效的协同联动机制,通过科学调度、精准指挥,有效释放机位资源,确保航班能够准时、安全地起降。管理方面,通过紧盯关键环节、加强绩效考核,实现运行全过程管控,使航班正常性稳步提高。2024年上半年,呼伦贝尔机场以93.93%的航班放行正常率,在旅客吞吐量占全国0.2%(含)以上的66家机场中排名第一,航班放行正常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呼伦贝尔机场立足“小航站”构建“大网络”,从单一的航线布局到立体化、网络化的航空体系,呼伦贝尔机场的腾飞之路展现了内蒙古自治区民航事业的壮丽篇章。
300万人次的突破仅是呼伦贝尔机场发展的一个节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呼伦贝尔机场将继续提升硬件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深化与航空公司、旅游行业企业的合作,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偏远地区百姓享受到便捷、舒适的航空出行服务。
文/张景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