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小宝贝降临家庭,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是“我家有个小太阳”。然而,当下越来越多的妈妈说,“宝宝是太阳的话,我们何尝不是月亮。”“幸苦啦,我们也要求抱抱”。一项由荷兰皇家菲仕兰发起的《0-3岁婴幼儿家长育儿心态影响因子及对策建议》大型质性研究显示,“宝宝、宝妈双内核”的育儿模式,正在中国家庭形成。
该项研究从社交媒体获取超过10万条妈妈留言,从中筛选出1万余条与育儿生活相关的信息。经研究人员采用定性分析软件编码,识别出反应妈妈育儿生活心声的关注点228个,经过进一步归纳,提取出育儿生活主要影响因子和“2024中国宝妈50个育儿心声”。
研究显示,双核互动模式的形成与上述育儿心声的第一条,就是家庭成员帮助育儿:“奶爸托底,体谅和爱惜,妈妈也要求抱抱”密切相关。妈妈希望获得的不仅是精力上和体力上的帮助,而且还有心理上的认同、爱意。抱着孩子的妈妈们,期待家庭和社会“抱着我们”母子俩。
研究发现,妈妈自我意识的觉醒,不甘被当作“奶牛”和“护理机器人”;育儿生活越来越精细,妈妈付出越来越多;社会健康意识提高后,睡眠不足、脱发、腰疼、腱鞘炎、颈椎疼等妈妈育儿常见病、育儿亚健康状态得到关注。妈妈本身需要照顾,是导致育儿生活双内核形成的重要原因。
从事这一研究的心理学博士、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齐巍指出,建立宝宝、妈妈双内核模式,将使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稳固而富有韧性。妈妈在理解和鼓励的氛围下更容易建立“育儿胜任感”,从而把快乐、自信的正能量传递到宝宝身上,形成育儿生活的上升螺旋。在相反的情况下,以一个小太阳为唯一核心的家庭,更容易让妈妈产生“育儿胜任感缺失”等问题。一些妈妈在自媒体社区上的留言:“母乳不足、奶质不好,都说产奶是当妈的本分…”“孩子病了自责,情绪失控吼娃,真想哭一场”等,反映了育儿胜任感缺失状态下的困惑和焦虑。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表示,在国家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需要社会像关心孩子健康成长一样“关心妈妈的感受”。建立生育友好型的职场文化和劳动用工制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妈妈“重返工作后,回不到从前状态”的失落,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场所等举措,也能减轻妈妈们“心系两头,分身乏术”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