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中国慈善家》杂志社主办、影响力慈善研究院承办的2024影响力慈善年会在京召开。在这场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益行动与慈善新前沿”为主题的慈善盛宴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领袖、学者及行业精英为“适应与创变”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益新路径。
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在影响力TALK环节分享了题为《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先行示范:从食物零废弃开始》的主旨演讲,向与会者介绍万科公益基金会在推动可持续社区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创新实践行动和经验。
食物浪费与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演讲伊始,谢晓慧通过随机调研现场嘉宾昨天用餐的剩饭情况,吸引了大家对食物浪费问题的关注。随后,她引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报告数据——世界粮食体系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平均每年大约有13亿吨为人类消费而生产的食物被损失或浪费,指出减少食物浪费,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紧迫任务中的关键一环。
谢晓慧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上,万科公益基金会积极扮演 ‘国际瞭望者’的角色,在过去的十几年,始终致力于增强中国企业、公益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国际发声,推动中国民间力量登上联合国气候大会等舞台,提升在国际气候议题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在社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道路上,万科公益基金会进行了多项社区层面的碳中和社区先行实践”。她指出,基金会上一个五年战略规划中,在社区废弃物管理议题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未来还将在2023-2027的新五年战略规划下,继续实践和传播“可持续社区”理念,通过持续完善生活垃圾管理长效机制,推动碳中和社区的先行探索与推广,打造可持续社区的中国范式。
谢晓慧介绍万科公益基金会五年战略规划
黑水虻公益实践:食物零废弃的社区新范式
“在可持续社区的议题下,万科公益基金会找到了一个特别精准的切入点,即‘社区废弃物的瓶颈解决’ ”,谢晓慧介绍说。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活垃圾产量高达4亿吨,其中高油高盐的厨余垃圾占比超过60%。要实现社区废弃物管理链条的闭环,很重要的瓶颈就是前端缺乏面向细分场景的有效垃圾分类模式,后端垃圾资源化处理尚未能因地制宜。而万科公益基金会在2012年时发现黑水虻这种联合国粮农署认可的资源性昆虫,能够7*24小时不间断地吃掉厨余垃圾,有效实现厨余垃圾在地资源化,助力突破社区废弃物管理瓶颈。
然而,尽管黑水虻厨余处理模式大有可为,但将中国的厨余垃圾应用到昆虫蛋白的产业链上仍存在诸多挑战。多年来,万科公益基金会持续跟进黑水虻应用的价值链扫描和产业链空缺分析,连同多方伙伴共同探索黑水虻资源化处理技术,并将推广社区层面的黑水虻厨余处理模式确立为工作重点之一。谈及这十年间推动黑水虻产业链发展的情况时,谢晓慧分别以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的专业研究、政策倡导、行业支持和公众倡导等工作为例,介绍了上游政策端、中游产业端到下游消费者端的逐步打通与态度演变,展现出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和发展潜力。
谢晓慧介绍黑水虻公益实践
会上,谢晓慧还分享了万科公益基金会通过影响力投资支持行业发展的案例——将黑水虻养殖模块化和工厂化,利用机械和环境控制系统、数字化AI养殖等方式,可以实现10吨/个模块的厨余垃圾处理量。如果能进一步推广,超级工厂的高效转化技术将有效助力深圳市等大型城市的厨余垃圾的高价值利用,将其中的约20%转化为昆虫蛋白,约50%转化为土壤调理剂,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而在深圳大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社区平均每天会产生9吨左右的厨余垃圾,其中有3吨可以通过黑水虻技术被处理。在北京西山庭院社区,当居民看到自己分出的厨余可以被黑水虻处理站消化之后,有高达90%的人愿意主动参与厨余垃圾分类。她表示“正是这些一个个的成果鼓励着我们继续往前,持续去解决这个社会问题”。
此外,万科公益基金会还积极推动公众教育和研学,谢晓慧介绍说,通过多场景、多年龄段的集成式开发,将黑水虻厨余处理模式融入学校教学、社区教育等各个领域,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还能带动不同年龄层的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提升。与此同时,基金会还通过影响力投资、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开发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的碳减排方法学等务实行动,从产业链的商业化运营,到行业标准建设,再到其在城市碳减排交易的运用实践,为黑水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持续赋能,为中国社区应对气候问题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黑水虻虽小,却能撬动食物“0废弃”,个人力量虽有限,但只要人人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应对气候变化,就能聚沙成塔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正如谢晓慧所说“地球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接下来的几个十年非常关键。”期待每个人都能成为美好生活的行动者,共同迈向低碳生活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