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眼镜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智能眼镜正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眼镜不仅仅是视力矫正工具,更逐渐成为时尚的佩戴饰品,消费者对镜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康利眼镜市场部经理的苏信宇,凭借其深刻的行业思考与创新贡献,已经在智能眼镜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苏信宇分享了他对智能眼镜行业未来的看法,并阐述了他在推动行业技术升级方面的战略布局。
眼镜行业的消费结构升级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眼镜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消费者对生活品质和健康有新的追求,他们对眼镜镜片的品质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进了全球眼镜镜片行业零售额的增长。2023年,全球眼镜镜片行业零售额约为501亿美元,未来将进一步增长。
“过去,眼镜的消费主要围绕着视力矫正,而现在,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形象和个性化的追求,镜架已经不仅仅是工具,更多的是时尚配饰的一部分。”苏信宇表示,这种变化为眼镜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要求生产企业不仅要保证眼镜的基础功能,更要在外观设计、材质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技术创新:智能眼镜的未来
苏信宇罗切斯特大学市场营销分析专业硕士,作为康利眼镜市场部经理,对智能眼镜的未来充满信心。苏信宇认为,眼镜市场已经从传统的视力矫正工具逐渐转向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消费者对眼镜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时尚、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眼镜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他看来,智能眼镜不仅仅是眼镜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它还代表着未来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智能眼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除了基本的视力矫正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加入更多智能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他指出,智能眼镜将成为未来生活中的必备工具,其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突破核心技术:推进功能化树脂材料与镜片研究
在谈到智能眼镜行业的技术挑战时,苏信宇提到,智能眼镜的研发需要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在功能化树脂材料和镜片产品的研究方面。他认为,这两项技术的进步将直接决定智能眼镜的舒适性、功能性以及市场接受度。
树脂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树脂的种类非常多,在轻重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塑料、树脂眼镜及涂料等,树脂镜片就是用树脂为原材料化学合成并经加工打磨形成的镜片。2022年,中国合成树脂产量达11366.9万吨,较上年增长1.5%。
“功能化树脂材料的突破,能够大幅提升眼镜的舒适性和耐用性,同时降低重量,使得佩戴体验更加优秀。而镜片技术的创新则能有效提升眼镜的光学性能,特别是在智能眼镜的显示技术和镜片功能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苏信宇解释道,他和团队正在加紧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加速行业技术升级:从材料到产品的全链条创新
技术创新是眼镜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眼镜产品在性能、舒适度和美观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高折射率镜片、防蓝光镜片、智能镜片等新产品的出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视力保护、舒适佩戴和时尚潮流的多元化需求。在眼镜行业的技术升级中,苏信宇特别强调了从材料到产品的全链条创新。他认为,只有在原材料、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环节取得技术突破,眼镜行业才能真正迎来技术革命。“我们不仅要在产品设计上创新,更要在基础材料上进行布局,提升眼镜的核心竞争力。”他指出,随着消费者对眼镜的需求不断变化,企业必须在技术层面保持领先地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除了技术研发外,苏信宇还在推动产业链整合方面做出了显著努力。他提到,康利眼镜正在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以加速技术创新并提高市场响应速度。“眼镜行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依赖整合更多领域的资源,只有合作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
结语: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苏信宇的深刻洞察力和创新思维,使他在智能眼镜行业中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随着智能眼镜行业的不断发展,苏信宇和康利眼镜无疑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引领行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结束采访时,苏信宇再次强调,眼镜行业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尤其是在智能化、个性化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行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他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眼镜将不仅改变人们的视力体验,更将成为未来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李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