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届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来临,带状疱疹这一疾病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腾讯新闻《超级问诊》近期推出的带状疱疹主题节目,通过权威专家解读、故事演绎及科学预防指南,深度剖析了带状疱疹的防治要点,尤其强调5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并呼吁公众通过“疫苗+健康管理”的双重策略降低患病风险。
潜伏的“隐形蛇” 带状疱疹疼痛远超想象
在民间,带状疱疹常被俗称为“缠腰龙”或“蛇盘疮”,这种称呼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其症状,也暗示了其令人畏惧的疼痛。实际上,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据节目嘉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王爱平教授介绍,该病毒与水痘是一个病原体,人体在初次感染水痘后,病毒会在体内潜伏,成年后可能因某些诱发因素再次被激活,引发带状疱疹。血清学证据显示,成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率高达90%以上。大约 1/3 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
其中,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节目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李航也提到:“年龄是带状疱疹这种以疼痛为症状代表的这个疾病的风险因素。”尤其是50 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据统计,中国 50 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 156 万人,此外,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41%。
在带状疱疹诊疗中,罹患带状疱疹后往往“祸不单行”,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数据显示,30%-5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时间超过 1 年,部分可达 10 年,这种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带状疱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腾讯新闻《超级问诊:解锁疼痛方程式》节目不仅从医学角度深入探讨了带状疱疹的风险与预防策略,还特别从社会心理因素的角度切入,强调了面对疾病带来的疼痛时患者心态的重要性。节目中提到,带状疱疹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节目鼓励患者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科学的治疗方法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应对疾病,重拾生活的信心。
‘防’大于‘治’疫苗为盾,健康为基
在“带状疱疹关注周”到来之际,公众亟需提升对带状疱疹的认知。正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李航所指出的:“应对疾病,给予患者治疗以及大众的预防非常重要,但同时专业权威的医疗科普也至关重要。”基于此,腾讯新闻《超级问诊:解锁疼痛方程式》节目聚焦带状疱疹的诊治要点,倡导“‘防’大于‘治’”的理念,引导公众树立疾病管理的前置意识。
节目中,在探讨带状疱疹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时,王爱平强调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50岁以上人群及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等,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为了向公众提供最新的带状疱疹治疗信息,节目通过专家访谈深入讨论了抗病毒药物的最佳使用时机及其效果,并介绍了疼痛管理的有效策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王爱平在节目中强调,在出疹72小时内尽早用药的重要性,是控制病情、减轻疼痛的关键。节目还详细科普了我国已上市的两种带状疱疹疫苗——分别是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和含有佐剂的非活重组亚单位疫苗,王爱平教授建议,50岁以上人群都可以咨询一些医务人员或者是社区的防疫的工作站的一些人员进行疫苗接种。
面对带状疱疹这一高发疾病,科学的防治尤为重要。腾讯新闻《超级问诊:解锁疼痛方程式》节目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全面的带状疱疹防治知识,更通过患者故事和心理支持的探讨,传递了预防与积极应对的重要性。在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之际,节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带状疱疹,提高预防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关怀与支持。
【疫苗小贴士】
接种时,大家应关注疫苗的有效性、保护持久性和禁忌症。其中,疫苗的有效性可通过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等来进行评价,而保护效力是评价疫苗的重要标准之一。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选择接种。
注:公众如有相关医学需求,请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以获得个人医疗建议。
本文中涉及的节目由腾讯新闻x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提供学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