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贸港如火如荼建设之际,3月31日,一座以“绿色低碳、数字智慧”为核心理念的国家级示范性矿山项目——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大岭建筑用花岗岩矿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由中能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总投资约20.45亿元,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18年。
服务自贸港,筑牢海南高质量发展“新基座”
中能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践行“30·60” 双碳目标,聚焦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领域,逐梦“清洁能源岛”,投资建设运营的定安大岭矿山项目深度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以资源保障与产业升级助力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开放与绿色建筑转型升级。
项目投产后,年产高品质砂石骨料超千万吨,为海南自贸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低碳建筑材料,成为海南自贸港“绿色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同时创新打造从“砂子”到“房子”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产业生态,将推动海南建材产业从粗放开采向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海南自贸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数字赋能,打造矿能融合“新范式”
定安大岭矿山项目以技术集成创新为引擎,全面构建“低碳化、无人化、智能化”矿山运营新体系,创新设计了“1350”绿色低碳智慧矿山新范式,即1个数字孪生平台串联地质勘探、生产调度全流程,3项基础设施支撑实时数据互联,5类智慧应用覆盖资源管理、智能巡检等核心环节,10项人工智能场景深度嵌入产业链。通过“全面感知”的物联矿山系统,矿区布设2000余个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振动、能耗、环境温湿度等数据,实现生产运营效率提升70%。
走进矿区,5G+无人驾驶新能源矿卡、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控生产线、光伏储能系统为矿区提供清洁能源、AI质量闭环控制技术确保骨料品质稳定……项目深度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理念,创新应用数字孪生、三维智能仓储等先进技术,建成国内首个骨料矿山碳核算平台和全国产化BIM矿山模型,通过能源双碳平台,矿区碳排放数据可实时追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智慧矿山系统解决方案”,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能建样板”。
产城联动,激活区域经济“新引擎”
定安大岭矿山项目以“产业+城市”协同发展为路径,探索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协同共生的发展模式。项目投产后,预计直接带动当地就业超500人,间接拉动运输、旅游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同时,该项目依托“绿色低碳、智能智慧”特色,打造集矿山观光、科普教育、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示范区,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定安县政府相关人员表示,该项目不仅填补了海南高端砂石骨料市场空白,还将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整房产品输出等从“砂子”到“房子”全产业链相继落地,将带动传统建材产业绿色转型、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升级,助力地方加速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