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行业中,亲密戏指导,英文称为Intimacy Coordinator,正在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幕后角色,逐步走向制作流程的核心位置。无论是好莱坞电影,Netflix剧集,英国BBC剧集,中国的电影电视市场,还是正在全球范围爆发的短剧市场,亲密戏指导这一职业正成为保障演员安全,促进片场良好沟通交流,以及提升做平质量的新标准。而在这一浪潮中,郑雅馨,一个中国背景,在美国洛杉矶从事亲密戏指导工作的女性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以编剧与心理学背景作为支撑,将创意,理解,与保护融合,开辟出一条在中国尚无成熟规范的亲密戏指导之路。
郑雅馨第一次接触“亲密戏指导”这一职业,是在大学的一门戏剧课上。当时,她只是出于兴趣旁听,却意外看到以及感受到一些演员在表演亲密场景时的脆弱与无助,也看到导演在追求情感真实与保护演员之间的挣扎。
“我发现这里有一座缺失的桥梁——在艺术和安全之间,在表演和界限之间。”她回忆道。此后,她在戏剧社团的导演实践中,开始探索如何在排练中建立信任、如何用非语言的信号传递界限。心理学辅修让她更能敏锐捕捉演员的情绪状态,识别出那些未被说出口的犹豫与不安。如今,她的职业使命很明确:确保演员在最脆弱的表演时刻,不会感到被暴露或忽视;帮助导演用既真实又负责任的方式捕捉情感;让创作团队在边界清晰的安全框架内达到对剧作的最佳表现。
#MeToo 运动之后,全球影视行业开始正视亲密场景拍摄的制度缺口。2016 年,英国动作指导 Ita O’Brien 发布《Intimacy on Set Guidelines》,提出了从前期沟通、肢体设计、现场保护到拍摄后心理脱离的完整流程,并迅速在英美影视圈推广。2018 年,HBO 在《权力的游戏》中首次大规模引入亲密戏指导,Netflix、BBC 等平台随后跟进。2023 年,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更将“凡涉及裸露或性行为的戏份,必须配备亲密戏指导”写入罢工后的新合约,这一职业由此从边缘走向标配。这不仅是对演员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制作方的风险管理——明确的流程可以避免误解、纠纷和潜在的舆论危机。
过去的影视拍摄片场里,演员只能即兴反应、被动配合,既缺乏安全感,也难以在表演中完全释放情绪。这种无章可循的情况,不仅影响作品质感,更可能给演员带来心理与身体的双重压力。作为一名东亚女性,郑雅馨进入亲密戏指导这一领域本身就是一次行业突破。在长期由男性导演、制片主导亲密场景的行业传统下,她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存在感——敏感、细腻、善于倾听,同时又熟悉镜头语言和叙事节奏。她的职业起点是编剧,专注于故事结构与人物弧线。然而,在拍摄现场,她反复观察到亲密戏成为沟通的“灰色地带”:演员因权利不对等感到不适而沉默,导演担心影响效果而忽略界限,又或者制片人或者甲方的突发奇想而实施上位者的权利输出。实地参与拍摄时,她深刻感受到这种沉默背后的恐惧与压力。为了填补专业空白,她主动参与经过SAG-AFTRA认证的CINTIMA program学习国际亲密戏指导的专业标准和技术,与海外同行探讨流程规范,又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进行“二次创造”。她设计出根据不同的团队的独特的排练模式和沟通机制,不是简单照搬,而是跨文化的适配与重塑。在片场,她并非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而是像一位“氛围调节者”——在不同性别、文化和创作目标之间,建立安全、信任与合作的桥梁。
近年来,短剧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不仅是北美,乃至全球扩张。短剧的高产出、高转化率,使得拍摄节奏极快、内容题材多元,其中不乏情感浓烈的亲密场景。然而,快速生产也带来隐忧:时间紧张、预算有限等问题,往往让安全和创作的平衡被忽视,这正是亲密戏指导的价值所在。郑雅馨指出:“短剧看似轻量,但演员面对的情绪挑战并不轻。有些短剧剧情跨度大、情感转折快,如果缺少提前设计,亲密戏容易失真甚至让演员受伤。亲密戏指导能在有限时间内帮助团队精准排练、快速建立信任,让情感表现真实又安全。”
郑雅馨合作的珠海杉赫影业,她参与短剧剧本创作,同时也在其公司担任亲密戏指导,帮助公司和演员之间创造安全,透明,且尊重边界的的沟通流程。这也让郑雅馨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影视制作也在逐渐觉醒。随着观众审美升级、社交媒体舆论敏感度提升,粗放、缺乏安全意识的拍摄方式正逐渐被淘汰。
对于未来,郑雅馨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不仅要在影视拍摄中推动亲密戏指导常态化,还希望参与制定本土化行业规范,让更多人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亲密戏不是禁忌,而是故事的一部分。它和打斗、舞蹈一样,需要排练,需要尊重,需要专业的方法去给团队的每个人提供安全保障。”她说。在她看来,亲密戏指导的存在不仅能提升作品质量,也能改变行业文化——让安全与创作并行,让情感深度来自信任,而非冒险。作为一名拥抱东亚背景的新时代女性,她更希望自己的经历能鼓励更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创作者进入这一领域,为影视行业带来更多元、更包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