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因婚纱礼服而闻名世界。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品牌专版刊登及央视新闻的报道,聚焦潮州婚纱礼服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展示这座“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如何凭借精湛工艺和创新设计,在全球市场赢得声誉。
在广东简绎服饰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缝纫机声此起彼伏。
公司负责人蔡彪翻开电脑里的邮件,一位美国客户一天连发三封催货邮件,还在凌晨紧急视频连线。这样的场景,对他和同事们来说已是常态。
“最近我们经常被催单,客户都希望尽快发货。”蔡彪说。作为潮州婚纱礼服产业的一员,他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如何从代工“跑量”,一步步成长为全球著名的婚纱礼服供应基地。
九成产品出口,全球客户“等不及”
潮州婚纱礼服年产近2000万件,其中九成出口海外,畅销欧美、拉美、中东、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客户对交货周期和质量要求极高,而潮州凭借完整稳定的产业链,能够在关税调整的60—90天窗口期内完成设计、生产与出口,帮助客户有效规避风险,赢得了市场信任。
“有时客户担心交期,但他们最后都会回来下单。”蔡彪坦言,“因为我们有完整的原材料供应体系,面辅料、珠子、纱线、蕾丝在本地就能及时获取,效率和工艺是难以替代的。”
工艺之美:珠绣让婚纱礼服更灵动
在蔡彪看来,潮州婚纱礼服的独特竞争力不仅是设计创新以及交付能力,更在于工艺。珠绣工艺能将珠片、水晶、钻石、珍珠等灵动排列,赋予婚纱礼服独特的层次感和生命力。“这样精细的工艺,需要绣娘几年磨练,东南亚的生产商做出来耗时较长且精致度不够。”他说。
简绎服饰在这一方面不断探索。公司将传统珠绣工艺与新技术、新材料结合,研发出轻盈且富有光泽的新型面料,并引入精密机器辅助刺绣工艺,实现“人工+智能”的工序优化。部分复杂的底布裁剪环节已实现自动化,而精细的钉珠、镶钻依旧由经验丰富的绣娘手工完成。这种“半自动半手工”的模式,既保留了非遗工艺的灵魂,又提升了生产效率。
转型升级:从代工到自主设计
“以前基本是以客户的设计为主,现在大部分工厂都有设计师,能独立完成大部分设计,也可以跟客户商讨设计图并完成样品制作。”蔡彪直言,潮州婚纱礼服产业这些年正在经历转型,从OEM(代工生产)走向ODM(自主设计制造)。
在设计环节,简绎服饰特别注重“非遗+时尚”的结合。例如,他们将传统潮绣的“龙凤呈祥”元素抽象化处理,与现代婚纱廓形融合,使作品既有东方神韵,又符合国际流行趋势。这类作品在欧美婚纱礼服市场受到较高的关注,一些客户甚至主动要求定制带有“中国风”的系列。
文化赋能:非遗技艺焕新生
面对年轻工人减少、传统工艺传承压力,蔡彪认为,让非遗技艺在产业和商业的驱动下自然传承才是最生态,也是最佳的传承路径,文化赋能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简绎服饰尝试设立工艺传习室,邀请绣娘现场演示珠绣工艺,并与高校合作开设研学项目,让年轻人亲手体验婚纱制作过程。
“婚纱礼服不仅仅是商品,它还讲述文化故事。客户愿意为这种文化和工艺买单。”蔡彪说。
全球舞台上的潮州婚纱
如今,从简绎服饰的车间到潮州全城的产业集群,婚纱礼服正以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行业人士指出,潮州婚纱礼服的成功,得益于稳定的供应链、独特的工艺价值以及与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准衔接。
“我们的婚纱礼服难以被替代。”蔡彪坚信。
从被动接单到主动设计,从传统制造到文化输出,广东简绎服饰等企业正以工艺创新和非遗传承为核心动力,并将迷你led灯、生物靛蓝环保染色、16色双面数码印花等科技技术应用到婚纱礼服设计中,推动产业到创新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潮州婚纱礼服在全球市场续写“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的传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