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以“诗韵长安・匠心非遗”为主题的“2025西安市‘唐诗・非遗’主题文化活动”,在大雁塔通易坊街区举行启动仪式。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西安鼓乐开场,唐诗吟诵《山居秋暝》、杖头木偶戏《人面桃花》、陶埙演奏《清平乐》、古琴伴诵《将进酒》、甲胄舞蹈《边塞雄风》等节目轮番上演。




此次活动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协办,大唐通易坊、长安书画院等单位支持。
在两天的活动期间,将唐诗文化之“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骨”深度融合,打造集非遗展演、体验、美食于一体的文化盛宴,让沉睡在典籍中的唐诗“活”起来,让扎根于工坊里的非遗“走”出来,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盛唐气象、感受文化魅力。


活动划分主活动区、非遗工坊区、唐诗食集区、互动体验区四大功能区域。
活动区域内开展唐诗大比拼、飞花令擂台赛。参与获胜者可在“雁塔题名”打卡处留名,获评“状元”“榜眼”“探花”并获纪念证书与非遗盲盒礼品。
非遗工坊区,持续开放书法诗词书写、“唐诗”系列木版年画印刷、唐式花钿剪纸、大漆髹涂体验、陶埙吹奏、传统拓印及国家级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体验和展示,每项体验均配专业老师指导。



唐诗食集区,聚焦“舌尖上的盛唐”,汇集羊肉泡馍、葫芦鸡、臊子面、饺子、烤肉、传统煮茶、关中事酒等多款与唐诗相关的非遗美食。


互动体验区,设“雁塔题名”打卡装置,饰演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NPC与游客互动,并按规则发放非遗盲盒。


此次活动是西安“打造唐诗文化品牌”的重要实践,既是对唐诗与非遗资源的创新活化,也是弘扬西安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以千年古都底蕴为基,融古今风华,讲好西安文脉传承与时代焕新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