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医疗健康领域的进步让无数病痛得到了缓解,生命得以延续。然而,在这光辉背后,仍有一群人生活在视觉的模糊和黑暗中,他们是白内障患者。作为一种普遍的眼疾,白内障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据《2021-2022年度全球眼健康调研报告》《中国白内障认知与诊疗现状调研报告》,白内障是目前世界首位致盲眼病,60~89岁的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
在中国,有上百万的盲人,每1.2分钟就有一个新的盲人诞生,每一年由于眼健康和各种致残致盲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第14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教授认为,新诞生的盲人中有90%是可防可控的,从技术角度,慈善角度,公益角度等各方面去积极努力,中国的盲人数量能够减少90%。
白内障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做手术。每年每百万人均做白内障手术的数量(简称白内障的手术率)是反映不同地区眼保健水平的关键指标。在九十年代,中国白内障手术率是300左右,低于柬埔寨、尼泊尔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名倒数。到2020年,根据《中国眼科行业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已超过3000,在30年间上涨了近38倍。
白内障治疗率的提升得益于从政策层、公益组织到企业家,近些年一直在通过各种举措让更多农村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国家层面对眼科医疗的重视,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使得更多白内障患者能够接受有效的治疗,重获光明。比如,十二五期间开展的百万白内障工程,2016年开始实施的健康扶贫工程,以及把白内障纳入医保等。
2018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起的全国性健康扶贫项目 “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启动,截至2023年10月,已在全国25省的297个市,16300个村,累计筛查3300多万人次,救治农村白内障患者210万余例,补贴困难患者54万余例。
一路走来已经18年的慈善光明行(现为”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则是社会力量和公益事业的代表。“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的足迹遍布全国11省23个地区,历经眼科筛查近百万人次,义诊超过2.5万人次,完成白内障负面及其他眼疾手术近4000例。
2023年,“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与“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合作相继开展了新疆泽普、海南白沙、海南三沙、齐齐哈尔克东县石山村、青海格尔木5站“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公益行动。
眼科医生、志愿者是光明工程和光明行可持续运营的核心支撑和保障。他们通过发挥眼科的医疗专业知识与技能,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爱心,使得农村地区的眼病防止救助成本更加低,覆盖的范围更加广。
“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组委会总领队,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光明行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诊治中心主任赵培泉说,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和”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的有机结合,既帮助中西部省份医疗欠发达地区的医院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也给当地医院进行了更好的医疗建设,提升了当地医院的品牌影响力。总体上,提升了当地眼科的整体医疗水平。
而这一点正与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提到:目前县级医院中80%的县医院可以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了,在帮扶白内障患者方面,除了直接去往当地给患者做白内障手术,还需要将技术教给县医院医生,从而让当地医生也能从中受益。
新疆泽普县人民医院胡彦兵院长说到“医疗专家团队一直非常关注我们医院的输血和造血功能,通过一对一带教,帮助我们眼科骨干人员提升的技术水平,帮助我们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眼科医护团队,造血般的帮助我们打造全新的眼科中心,为我们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让他们的视力得到恢复,他们的生活重新充满了光明”。
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院长王开琼表示,在海南白沙站的活动中,”丝绸之路 光明之行”医疗专家团队举行了科室管理,提升效能,提升科技的讲座,帮助我们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眼科医生和护理团队。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眼科医疗服务的持续创新和发展,通过与顶尖眼科专家的合作交流,白沙县人民医院将大力培养自己的眼科人才,为白沙县乃至海南眼科医疗服务持续提供人才保障。从而让白沙县每一位就诊的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国从接受白内障手术帮扶的国家,变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帮扶和援助,是国家整体层面白内障手术的提升,而新疆泽普县人民医院、海南白沙县人民医院,通过一对一带教,提升当地的眼科医疗,是白内障到眼全科的提升。
光明工程,从公益出发,从白内障出发,一步步推动基层医院眼科的医疗水平。在这个进程中,每一个重获光明的患者,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见证,都是希望和梦想成真的生动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