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潮”涌,点石成金,工业设计正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今年2月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
作为制造强市,近年来,青岛把工业设计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支撑,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建成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创意产业园区等一批创新载体,打造了以“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会为核心的青岛设计节,海尔、海信、中车四方、歌尔、易来智能等企业深入探索实践工业设计,累计获得iF奖、红点奖、IDEA奖、红星奖等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超过400件,充分彰显“国际水准”。截至目前,青岛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3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面向未来,青岛设计如何向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迈进?设计赋能城市未来,如何以工业设计链动更加广阔的未来?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融媒体访谈节目《工赋青岛》2023年第七期聚焦工业设计产业,邀请海尔、双星、凯美股份、海容冷链等26位企业负责人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赵超、青岛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马建伟,以“设计赋能 品牌万象”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工业设计的创新力引领制造与消费,为青岛工业设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设计赋能产业升级 为制造注入新动力
智能家电、轨道交通、橡胶轮胎等都是青岛的优势产业,在国内甚至国际领先,龙头企业利用工业设计加快转型升级的实践也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作为“青岛制造”金名片的海尔,对于工业设计的探索也是与时俱进。
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首个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也是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凭借设计创新上的赋能、用户体验上的升级,海尔所获国际设计奖项数量持续领跑,并连续三届荣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也是唯一“国家级金奖三连冠”的企业。如今,面对智能化的浪潮,海尔创新设计中心也率先将AIGC应用到工业设计领域,开启了新的探索。
海尔创新设计中心设计总监蒋春晖在节目中分享:“通过AIGC的应用,海尔整个的设计流程跟团队的组织架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高素养的设计师通过AIGC可以去处理更多更复杂的工作,既提升了效率,又对企业产生了价值。”
有了AIGC的加持,海尔创新设计中心的整体概念设计提速了83%,集成渲染效率提升了约90%,使得海尔设计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而经历过三次创业,如今踏上新征程的双星集团,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则经过了从外观设计、赋能制造到生态平台的发展过程。由双星集团牵头创建的轮云设计研究院,就是通过服务平台的模式来助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双星打造的双星轮云研究院,主要目的就是去整合全行业的资源,包括我们的上下游企业、高校、专家,来共同打造一个为整个轮胎行业服务的平台。”双星集团轮胎产业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青岛轮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王君说道。
在去年,青岛轮云设计研究院就已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充分彰显了青岛在轮胎制造领域的工业设计水平。未来,轮云设计研究院将持续聚焦轮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推动我国轮胎行业工业设计“走出去”。
设计点亮美好生活 为消费带来新活力
工业设计是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产业,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技术创新的承载体。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影响着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支铅笔,大到一架飞机,无处不渗透着“设计”二字。
而与我们日常三餐息息相关的锅具、厨具,更是需要兼具健康、实用、美观等多重属性。凯美股份秉承中西结合的美学文化,打造高端餐厨具品牌,其研发的“来自星星的秘密”不粘锅与独创的三国套刀产品,达到了颜值与创新的高峰,也让凯美股份成为了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高速成长领先企业。
在节目现场,凯美股份副总经理李江浩向大家分享了“三国刀”背后的设计理念。刀具采用了三国时期“三英战吕布”的经典故事为设计背景,每一把刀在刀形和Logo印记上都与关羽、刘备、张飞、吕布四大人物的兵器相结合,将古代经典的历史故事和现代产品相融合,也代表了凯美股份对历史的一种致敬和传承。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冷冻食品、快速烹饪食品在商超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也带动了冷藏和冷冻柜的需求。青岛海容冷链就专注于商用冷链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坚持专业化、差异化和定制化的核心发展战略。
作为销售终端的设备提供商,商用展示柜既要满足作为冷链载体的功能性要求,又要承担起宣传产品形象的作用,海容冷链就针对这些痛点,推出了个性化、全流程的解决方案。
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定勇:“在获取产品、获取客户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套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深入服务体系,通过不断积累,就形成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设计阶段,能否捕捉到客户的精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青岛:设计赋能 品牌万象
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曾做过统计,每在工业设计上投入1美元,就能带来1500美元的回报,可见设计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而在青岛,“设计之力”已经渗透了城市的各个产业,尤其是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赋能添彩。就在前不久,2023年青岛设计节圆满落幕,活动汇聚了国内外优质设计资源,搭建起设计与城市产业协同创新的高端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工赋青岛·智造强市”的城市品牌内涵,推动青岛设计向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加快迈进。
本届设计节以“设计赋能 品牌万象”为主题,设置了2023第七届“市长杯”青岛工业设计大奖赛、2023年青岛工业设计大会、2023青岛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工赋青岛》工业设计专题访谈四大板块。其中,每两年一度的“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已经成为青岛的标志性赛事,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设计产品和设计人才,为青岛的工业设计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而在节目录制现场,谈及对青岛工业设计发展建议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赵超分享道:“从轨道交通到智能家居,包括生物医药,青岛的产业特色非常鲜明。当前,青岛正在探讨要用创新赋能24条产业链,那我们应该用设计介入哪些产业,该如何打造出青岛的特色的产业生态,该如何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是下一步应该做的。”
青岛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马建伟:“青岛的院校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设计专业人才,而且青岛在设计团队、人才和企业数量方面都可圈可点。今后,如何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工业设计所带来的巨大价值,是我们协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也借《工赋青岛》这个节目,呼吁更多的企业关注工业设计,我们一起来打造青岛工业设计更加亮丽的名片。”
“工”赋青岛 “智”造强市
无论是制造还是智造,都离不开工业设计这根“金手指”,同样,前沿设计的诞生也离不开先进制造业的加持。因此,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青岛,在发展工业设计上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青岛已累计创建国家、省、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185家,其中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10家以上,累计获得红点奖、德国IF奖、美国IDEA奖等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400余件,青岛连续3年获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7位。
未来,青岛将继续加大工业设计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和支持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支持重点企业以打造品牌、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展设计创新攻关,搭建好“政、产、学、研”为一体的设计创新生态,让工业设计更好地赋能产品、赋能企业、赋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产业因设计而更具活力,生活因设计而更加美好。聚力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的青岛,正不断加码提升工业设计的辨识度和影响力,让工业设计成为展示青岛的靓丽名片、链接全球的“世界语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