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在哪?如何延伸船舶产业链,深入挖掘造船业发展潜力?复旦大学EMBA 2022级6班同学刘晓昂和邵敏,相识于复旦管院,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强强联合”延伸产业链条、促成船企转型发展、打造竞争优势。
对这两位同学而言,在复旦大学EMBA不仅仅学到了课堂上的知识,更是结交了事业的合伙人和人生的挚友,助推各自产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迈上新台阶。
2024年1月20日,湖北黄冈长江码头边,“远东吉祥号”上彩旗纷飞,橙色船身在滔滔江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船舶生产商——惠州华亿荣盛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昂、武汉航通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敏和一众复旦大学EMBA校友站在长江边,共同见证“远东吉祥号”顺利下水,不久后,这艘新船将从长江口驶出,正式开始它的航海征程。
初识于复旦管院,同学相惜谋创新
在国内,新船出海并不少见,但作为一家船舶运输行业企业,华亿荣盛能在13个月里迅速从船舶运输业“跨界”到造船行业,堪称行业奇迹。
公司董事长刘晓昂介绍,2022年,公司在进行常规船舶运输业务拓展时发现,船厂的船只报价飞涨,平均一艘船的报价提高了2000-3000万元,平时六七千万元的船涨价到1亿元。“当时,船价高的离谱,直接影响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刘晓昂回忆。
事情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遇到转机。刘晓昂与邵敏在2021年相识于复旦管院,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在一次交流中,两人探讨起行业话题,刘晓昂向邵敏吐槽,行业难做,船厂涨价导致船价贵的离谱。在船舶行业沉淀多年的邵敏理解他的困境,当即建议,“你可以自己造船,既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趁机延伸产业链”。
对于自己造船,刘晓昂也不是没想过,但苦于一是不熟悉流程,二是相关手续资源也没有,最主要是船舶的施工队搭建也非常考验技术,没有造船经验的人根本无处着手,对于邵敏的建议,他连连摆手,苦笑着说心里没底。没想到,热心的邵敏当即表示商学院的学生就是要做难而正确的事,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邵敏有这个信心,是基于其长期在造船行业的资源沉淀。
作为武汉本土船舶设计行业翘楚,其创立的武汉航通船舶设计有限公司已经经营18年,在本地以及船舶设计行业颇有声誉。实际上,在和刘晓昂的交流过程中,邵敏已经被其管理智慧和企业文化所吸引,邵敏认为,既然是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帮助牵线优势互补也是举手之劳。
就这样,邵敏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最终说服了刘晓昂,刘晓昂决定2022年到湖北进一步调研了解造船情况。
密集筹划共进退,13个月完成造船
“一开始,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说服股东造船,毕竟一艘船投资金额就超8000多万,他们之前也没有造船经验。”为了打消股东们的顾虑,邵敏邀请刘晓昂带团队到武汉考察。考察前三天,邵敏就帮忙组织了三场专业交流会,专家们分别从造船流程、施工工艺、质量管理、精度控制几方面为刘晓昂团队拨开迷雾建立信心。随后,邵敏又陪同刘晓昂团队考察湖北、江西、重庆等地主要化工品船建造船厂,随着认知的逐步深入,刘晓昂和团队对造船逐渐建立起信心。
刘晓昂介绍,湖北造船历史比江浙沪悠久,虽然沿海的船舶市场兴起,造成湖北造船人才外流,但是一些老的建设基地和建造功底都在,加上内陆造船有价格优势,议价空间更大,最终刘晓昂说服团队,在湖北黄冈开始造船。
2023年2月28日,刘晓昂的首制船正式开工,但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至,建造时间紧;施工队的磨合;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加装智能设备,额外的产品设计;复杂的船检手续,事情千头万绪,要专人沟通……
刘晓昂已经数不清自己处理了多少棘手问题,好在邵敏都始终陪伴处理。经过13个月的团队努力,“远东吉祥号”顺利诞生。
“我老婆都说,‘你这同学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刘晓昂笑着说,自己造船不仅让公司化被动为主动,一艘船还节约了20%-30%的成本。最重要的是,刘晓昂可以将原有的老船和新船模式打通,进行产业创新。刘晓昂计划,在现在的节奏下,今年可以实现每两个月下水一艘船,预计10月之前,可以完成4艘船下水。
在这过程中,邵敏和刘晓昂也从同学变合伙人,邵敏以技术+资金入股形式,成为华亿荣盛4艘船只的股东,共享新船收益。
刘晓昂笑着说,新建的第一艘船是以自己女儿的名字命名,后续随着船只规模扩大,他计划以员工和股东的名字命名,也可能会出现“邵敏号”船。
新船下水现场,邵敏难掩激动心情,他说:“企业自己造船只是第一步、利用船舶周期和经济周期,构建修造、航运、仓储、销售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不断去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在造船过程中,刘晓昂也得到了更多复旦大学校友的帮助,“我们货仓想增加制冷设备,但全国只有上海艾克公司才能提供,正常加装设备需要3-4个月,在校友的帮助下,一个半月就安装完成,很感动。”刘晓昂认为,在复旦大学EMBA不仅可以收获无形的知识,也在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合作伙伴。
“在复旦EMBA,我不仅结交了合伙人和挚友,还得到了产业发展和企业管理上的启发,比如学会了用应收账款盘活供应链金融,也更新了股本结构知识体系,在这里知识给了我无穷启发。”刘晓昂感慨道。
关于未来船舶创新,邵敏还有更多规划:利用智能化制造提高设计效率;运用自动化与无人化技术,实现船舶的无人驾驶;通过环保技术节能减排;利用物联网和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对船舶设备、状态和船员管理的智能化监控和调度;利用数据分析和AI技术,对航运行业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服务。
“这些设想将在我们的新船上逐一实现。”邵敏认为,复旦的人文底蕴对俩人的造船事业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在复旦大学EMBA,自己不仅学到了管理专业知识,培养系统思维能力,还了解了不同行业,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