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股权激励作为“舶来品”被引入国内,在“造富”神话的加持下,几乎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招人、留人的必备良药。但是,随着市场结构及人才需求的不断演变,企业在落地股权激励时,开始遇到各类挑战。
作为脱胎于老虎国际、专注深耕股权激励的企服平台,一心向上依托“咨询+SaaS"体系服务各类企业,至今已走过6个年头。期间,经历了互联网的崛起,也见证了无数企业的辉煌。不得不说,股权除了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也正在被市场探索及认可。
那么,时至今日,股权激励在各企业中的应用如何?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其中的风险与挑战?
对此,我们在一心向上6周年之际,采访了董事长兼CEO李洪彬先生,听一听这位中国新经济企业股权激励实施和发展的亲历者,对当前的行业见解及预判。
以下为本次采访实录,欢迎各位品鉴。
【风浪越大鱼越贵,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一心向上: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如今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创新创业的主流方向,而这些企业往往都还处在“新生”阶段。那么,一心向上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分别选择一个词,来概括已经过去的六年和即将到来的六年,您会选择哪两个词语呢?这两个词语对其他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哪些借鉴意义?
李洪彬:“蜕变”和“机遇”。
过去六年,一心向上在成长中探索,经历了初生、疫情、资本寒冬、经济承压等重重考验,但好在柳暗花明、突破自我,完成“蜕变”。但如果从长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现在或许只是一个里程碑,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到来,风浪越大鱼越贵,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
这其实也是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在蜕变中寻找新生、在新生中紧抓机遇,企业家就是要有坚韧的意志乘风破浪。
一心向上:如果说“风浪越大鱼越贵”,那企业如何做才能穿越“风浪”呢?
李洪彬:虽然目前对科技型企业有较好的政策背景,未来也有较为可观的行业发展及应用空间,但在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国内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企业守住自身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必然是重中之重。在保证“活下去”的前提下,才是进一步思考“怎么活”的问题,比如立足市场、精进业务,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利润、营业收入、现金流等,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管理,降本增效。
此外,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可以通过股权激励协助管理,但一定要正确使用。
股权激励的核心定位是“工具”,抓手是建立在“规则”及“人性”之上的系统方案,只有在满足员工切身需求的前提下,股权才能发挥真正的激励效应,所以一定要正确使用。
如果企业刚刚起步,估值较低、缺乏成熟的退出机制,那么企业选择激励对象,最好集中在核心成员,在分配股权的基础之上,辅以现金,在兼顾激励对象短期利益的同时,充分利用股权激励的愿景效能激发员工潜力,提升团队凝聚力;如果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已经突破业绩拐点,那么此时的股权激励无论在激励对象的筛选,还是激励工具的选择上,都有较大发挥空间,企业正好利用股权激励规则的科学性、严谨性,高效管理人才体系。
从管理的角度看,这其实也是科技型企业在占据“天时”、“地利”的先机条件后,给到企业的“人和”助力。
【股权激励是“隐形吞金兽”】
一心向上:其实我们也看到,在“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政策的扶持下,具有一定科创能力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硬科技企业,正展现出勃勃生机。而这些企业往往也更重视股权激励,根据一心向上2022年发布的《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有61.48%的样本企业在A轮融资前便实施了公司首轮股权激励计划,其中,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股权激励实施普及度尤为突出,已经超过了98%。
那么,对于这些企业,您在股权方面有哪些建议,可以让各位创始人提前做好准备,以便迎接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挑战?
李洪彬:目前看,相较于传统企业,这类企业确实更重视人才,也更重视股权激励,毕竟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代表产业的发展必须以高端人才的科研及创新为基础,所以这些企业招聘核心人才时,股权激励几乎就是标配。一般这种情况,比的就是哪家企业的方案更有吸引力了。比如很多生物医药企业,甚至可以达到“量身定做、一人一策”的程度,就是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
股权激励的设计、落地是个科学、复杂而系统的动态过程,所以企业在方案设计之初,就最好提前明确方案中的相关规则及制度,避免后续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甚至控制权风险,要用底线思维打造企业长期发展的股权基石。在方案实施阶段,则可以借助数据管理平台协助企业处理复杂的协议签署,高效落地股权激励。
再者,这类企业在尚未找到成熟的商业应用场景时,会比较依赖融资,而当前一级市场融资疲乏,投资基金对被投企业的考核更为严格,会更关注企业股权架构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创始团队的控制权是否稳定等。
此外,虽然股权激励能够降低现金流压力,但股权激励作为“隐形吞金兽”,企业仍然需要承担对应的财务费用,所以如果企业未来准备上市,最好提前规划。同时,在企业非上市阶段,因税收政策不同,员工也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涉税压力,这点也需要企业提前考量,避免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一心向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高端人才及优渥的科研环境必然是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先决基础。那么,企业在通过股权激励招人、留人时,普遍会遇到哪些考验和难题呢?
李洪彬:根据一心向上已经服务过的客户案例,我们发现很多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股权激励在帮助企业搭建人才体系方面的积极影响及独到之处,但到了实施环节,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
比如企业是否有提前做好税务优化,或者激励工具是否合适等。有些小企业,看到华为的股权激励做得好,就想盲目效仿,但殊不知股权激励也会“水土不服”,适合华为未必适合自己,到时候方案执行不下去只能半途而废,反而影响士气。
还有很多企业制定了方案,最终激励效果却并不理想,也可能和企业没有做好前期宣导、考核难度过高、缺乏合理变现渠道等因素相关,总之是无法满足多层次员工的长期激励诉求。
除此之外,激励方案的落地及管理也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所以很多企业也会借助股权激励管理系统完成管理,提升人效的同时,也保证安全性及准确性。
一心向上:现在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就开始实施股权激励,可以说贯彻了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那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该如何实施股权激励呢?
李洪彬:股权激励作为企业的管理工具,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企业和员工服务。而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会随之变化。
比如初创企业,缺乏品牌知名度且市场占有率低,在企业规模及薪酬待遇方面无法和大企业相抗衡,经常会面临打不开局面的窘境,要如何才能破局?
答案就是“股权”。
就像雷军曾分享过的,创业者唯一的资产就是那百分之百的股份,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用可分配的股份,和行业高端人才及稀缺资源去share,最终为企业匹配到行业最好的人、事、物,进而完成整张“创业拼图”。
而能否做到“正确认知+理性分享”、规避股权分配陷阱,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搭建长久发展的基础架构、找准定位,就将极度考验创始人的眼界、认知以及格局。
经过初创期后,进入成长期的企业因为快速扩张,对人才需求量激增,所以此时的股权激励则需要结合业务增长周期、人才及岗位类别、融资速度及金额等多方因素衡量。这个阶段对股权激励的需求度更高,也十分考验方案的专业度,以及企业后续的落地执行。
至于成熟期企业,业务及人才体系已经趋于平稳,企业此时的重点往往会放在第二增长曲线的探索及发力上,所以会将方案重点放到对新业务、新员工的助力及吸引力上,可以结合具体的项目背景及激励对象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股权激励正在成为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一心向上:您觉得当前,国内股权激励行业及相关企业的从业现状如何?
李洪彬:股权激励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舶来品”被引入国内,当前仍处于探索及发展阶段,相关研究及配套管理办法、法规政策还都不够完善,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同时,市场对股权激励的认知趋于理性,逐渐“祛魅”,反而推动了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促使股权激励成为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一心向上:证监会6月19日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创板八条”),就再次明确要“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使用股权激励,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再次从政策向对股权激励的应用及发展给予了肯定及引导。那么,作为股权激励从业者,您认为如何才能抓住这次时代的机遇呢?
李洪彬:打铁还需自身硬,专业才是硬道理,锤炼自身、不断精进,这些自然不言而喻。在此基础上,就是不断优化迭代服务流程及产品功能,用过硬的专业能力服务好企业客户,树立品牌形象,抢占市场占有率。
除此之外,要尽量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化地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持续抓效率、抓成本,降本增效,在精细化经营的大背景下,优化产出、升级企业管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心向上:在一心向上6周年之际,请问您对未来的一心向上有什么期待和规划嘛?
李洪彬:作为一家典型的突破拐点的创业企业,未来的经营策略仍以稳健为主,在夯实“咨询+SaaS”作为主要服务及产品的同时,积极从专业服务及产研创新的角度,探索泛股权、股权管理以及资本市场相关服务等业务场景,创造更多服务价值。
同时,在AI时代,一心向上也将积极拥抱时代潮流,推动企业实现AI化办公,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一心向上是谁?
一心向上成立于2018年,是市场上少数能够全面支持境内及境外架构、非上市及上市公司(A股、港股、美股)股权激励需求的管理服务商。团队依托专业的股权咨询、全自研股权激励管理系统,以及在线签署、Cap Table、SBC等产品矩阵,串联起企业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股权管理。
在2020年的赴美上市热潮中,约半数该年上市的中概公司选择一心向上的数字化系统和服务。2021年,一心向上进入A股市场,赋能奇安信、康龙化成等行业龙头企业。2022年,一心向上完成天使轮融资;2023年完成Pre-A轮融资,并于同年获得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
创立至今,公司已经累计服务小米、新东方、瑞幸咖啡、中微半导体、元气森林、便利蜂、哈啰出行等超600家客户,覆盖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横跨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网络安全、连锁零售等30多个行业,帮助客户企业管理全球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员工股权。
如今,一心向上已经成立六周年,将持续深耕股权激励,探索新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