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以“教研相长,建设创新卓越的STEM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北京童程童美总部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刘英健,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特级教师周放,以及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培训中心主任张祺三位专家应邀出席,活动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市8家STEM教育培训机构的14名教研与教学老师来到现场共同参与活动。
STEM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融合体系,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在于通过实践学习和跨学科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效的STEM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科学的教研与教学分享,助力STEM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推动STEM课堂的建设与发展。
从一堂好课出发,STEM课堂展示与教学研讨
“如何制作一个炫酷的机械手臂?”“程序出现‘异常’该怎么处理?”“如何制作一个交通信号灯?”
会上,来自童程童美等机构的教师呈现出一堂堂趣味十足的编程、机器人展示课,生动展示了STEM教育的实践场景,体现了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围绕各自的教研专题,教师们深入探讨了关于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和经验,强调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听课环节,各位教育专家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进行了详尽的记录与评估。在随后的评课交流环节,专家们与授课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专业交流,提出了针对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环节设计及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的细致建议。他们不仅肯定了授课教师的教学优点,也对改进之处提出了意见,帮助教师们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老师不只是教书匠,作为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刘英健强调了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刘英健表示,一节合格的课,不仅要看老师讲了什么,更要看学生理解了什么。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上课的状态,更要关注学生的课后反馈,以学生的学情来调整课堂。学情是教学的起点,既关乎教什么,也决定怎么教。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刘英健
同时,刘英健指出,STEM教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跨学科课程教学实践,涉及到科学、技术、数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因此,在STEM课程中,教师更需做好校外知识与校内学习的强结合。校外机构讲师需要加深对校内课程内容的了解,从而发挥起社会大课堂的重要作用,与校园主阵地进行有机衔接。
在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特级教师周放看来,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制定明确、具体、可评估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们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强调学生需要具有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做中学’,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强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特级教师周放
周放表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评”应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并与其高度匹配,需做到教学目标可检测、可量化,最终课程成果看得见,教学效果有保障。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还为STEM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专家的指导和教师们的经验分享,与会者们共同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激发了更多关于如何优化STEM课堂的思考,共同推动STEM教育向着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
关于童程童美
公开资料显示,童程童美是国内知名的少儿编程和机器人教育品牌,成立于2015年,经过8年的实践和探索,打造出适合 3-18 岁中国孩子的少儿编程和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形成以创意编程启蒙、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创新工程教育等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结合丰富的科创挑战活动和研学营地活动,帮助中国青少年打造迎接未来世界的能力和思维视野。童程童美通过OMO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通过 200 多家线下直营中心与线上的童程在线学习平台,合计 2000 多名真人讲师,正在为 20 万中国家庭提供前沿的少儿编程和机器人教育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