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急剧增加,近期各地非法中介诈骗事件高发。部分不法中介抓住企业“急缺资金、借贷无门”的心态,谎称银行业务人员,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额度高、申请方便、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收取企业主服务费后便卷款跑路。
随着该类风险案件的上升,近期各地方监管加大整治力度,。银行金融机构、企业服务平台也纷纷提醒消费者谨防欺诈陷阱,从正规渠道获取融资服务。
银行金融机构、企业服务平台也纷纷发布公告表明未曾与任何不法中介进行合作,提醒消费者谨防欺诈陷阱,从正规渠道获取融资服务。
“求钱若渴”的中小企业和消失的中介
以某家数字银行为例,该行只提供线上金融服务,线下并无实体网点。但多位企业主反映,一天就接到自称该行员工的二三十个骚扰电话,来电地点遍布全国各地。不法分子冒充该行工作人员名义,以“百分百通过审批”“帮助提升额度”“人工申请降息”“加白名单”等话术,诱导企业主通过其提供的途径申请贷款。但事实上,该行产品是一款全线上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额度、利率由系统通过企业资质全自动审核, 全程无人工干预。
近日,江苏发生一起典型案件。非法贷款中介伪装成银行业务经理,以下载 “金蝶飞企” 企业信用服务 APP 可提升信用分,进而获取 “低价手续费”“百分之百获得贷款” 为诱饵,对企业主进行过度承诺,骗取高额服务费,随即跑路。对此,金蝶飞企产品表示,平台为会员提供信用分测评、信用修复及财税法务服务等,帮助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关注信用情况,提升融资信用资质,但不参与 “融资担保” ,也不影响 “提贷款额” ,提醒企业主切勿轻信此类骗局。
无独有偶,北京的雷某通过贷款中介申请 180 万元普惠贷款,尽管银行正常放款,资金却被中介卷走,导致雷某与银行产生法律纠纷。贷款中介人士陈某坦言,一些不正规小中介在高额利益诱惑下,极易铤而走险。
监管在行动 银行与企业服务平台发布风险警示
银行与企业服务平台发布风险警示 部分地区监管在行动
近一个多月近期,超 30 家银行机构纷纷发布相关声明,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
包括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及中山分行、中国银行西藏分行、建设银行台州分行等。10月,微众银行发布声明提醒消费者,银行只通过官方电话和企业微信方式联系客户,请广大用户切勿轻信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来电,谨防不法分子冒用该行名义实施诈骗; 遇到此类情况,可及时向政府、监管相关部门如实反映。
12 月 2 日,工商银行中山分行发布声明,谴责中介机构或个人虚假宣传可协助办理该行贷款业务,并索取高额手续费的行为。银行人士表示,贷款中介风险可能波及银行声誉,目前多数银行贷款业务不与第三方中介合作,并在流程中严格防控此类风险。
金蝶旗下“金蝶飞企”企业服务APP也积极行动,引入银行级的人脸识别等技术提高安全等级,清理过度营销的渠道,确保用户身份与交易安全。金蝶飞企方表示:“融资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平台为会员提供信用分测评,同时引入信用修复及财税法务等服务,主要帮助企业提升获得银行融资的信用资质,但平台不参与融资担保,更不会保证“百分之百获得贷款”。
“贷款中介的风险比较大,很容易蔓延到银行端,影响到银行的声誉。”一家国有大行人士表示,该行目前贷款业务与第三方中介机构没有合作,也会在贷款流程上防控该类风险。
“融资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金蝶飞企希望通过帮助小微企业构建数字信用,更便捷地获得银行的信用融资。”金蝶飞企表示,平台目前已引入银行级的人脸识别等技术提高安全等级,清理过度营销渠道,确保用户身份与交易安全。
在此严峻形势下除此之外,各地监管部门积极展开打击不法贷款中介的专项行动。今年 7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公安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打击范围涵盖冒名营销、包装骗贷、银行员工内部勾连、负债重组等不法行为,重点整治骗取贷款行为,包括 “包装骗贷”“利益分成” 等手段。
小微信贷正处于“提质”新阶段,为中小企业融资筑牢安全防线,打击不法贷款中介,银行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们仍需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同时,小微企业主自身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旦遭遇欺诈,及时留存证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