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越大性能越差?内存究竟是否应该插满

2024-12-25 17:31:25     来源:

对于内存是否应该插满的问题,讨论声始终不绝于耳。你是否也会好奇,明明消费级主板普遍拥有4条内存插槽,大部分用户却只安装了2条内存?除了预算不足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呢?要解决这一疑惑,首先就要从主板的内存插槽数量开始讲起。

主板内存插槽数量为何不同

当前,消费级主板均支持双通道内存方案。其中1个内存通道对应1条内存插槽的被称为1DPC(1 DIMM Per Chann),常见于mini主机上的ITX主板。而另外一种1个内存通道对应2条内存插槽的,则被称为2DPC(2 DIMM Per Chann)。

早期,由于单条内存容量有限的缘故,主板为了满足CPU所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设计,故采用了2DPC方案,四插槽的ATX和MATX主板便是采用了2DPC设计。

内存是否应该插满

对于1DPC主板来说,由于单个内存通道只对应了1条内存插槽,因此无论是有大容量内存需求,还是考虑双通道的效能优势,直接插满为最优解。我们以云彣(UniWhen®)旗下的墨云藏境系列DDR5 RGB国风内存为例,其在AIDA64内存基准测试中,双条插满的情况下对比只插单条内存,性能几乎实现了翻倍效果。

2DPC主板的情况较为复杂,在先前的解疑揭秘文章里曾提到,四插槽主板主要有两种布线方式,即T-Type(T-Topology)与D-Type(Daisy-Chain Topology)。其中,T-Type方案是将同一内存通道分别连接2条内存插槽并联使用,这样一来,每条内存与CPU之间的通信距离相同,电气性较为一致。然而,其代价是若不插满4条内存,空余的插槽会形成干扰,从而降低内存性能。

不过4条内存全部插满的用户相对较少,所以近几年主板厂商布线方式主要以D-Type为主。D-Type方案是采用串联方式,将单一内存槽上的引线延长并扩展至新的内存槽。因为是延长扩展,当四个插槽都插满时,会由于信号传输距离不一致而产生干扰,致使内存效能下降。D-Type方案下非必要最好只安装2条内存,对容量实在有要求也可以插满4条,但因兼容性要求较高,内存频率可能达不到XMP预设值。

选购内存为何推荐套条

尽管内存布线方式有所不同,但在购买内存时推荐优先选择套条。套条内存通常为同一批次生产,在用料、参数上一致性更高,且出厂前经过兼容性测试,可获得更好的兼容性与超频表现。如墨云藏境系列,其不仅采用高品质原厂颗粒打造,更历经严苛生产工艺与二级兼容性测试,确保与市售主流主板兼容无忧。

过硬品质,兼容优选

综上所述,目前消费级主板无论采用1DPC还是2DPC设计,在非必要情况下安装2条内存才是最优解。但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选择品质靠谱的内存。云彣(UniWhen)始终坚持采用高规用料及严苛生产标准,以匠心工艺将国潮艺术与存储技术相结合,致力于为每一位用户提供卓越的存储体验。

 

标签:

猜你喜欢

2025李智明,贺岁以烟火温暖取代世间所有悲凉
青春限时返场!陈立农《青春为名分享会》直播12月26日在快手开启
亚信科技中标东风卓联智能客服项目,助力汽车行业数智化转型
星油时代如何发展星油藤产业,提升品牌价值
践行ESG理念,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再获殊荣
绝味荣获“新浪潮·2024年度消费领航品牌”,以创新实力引领卤味行业!
从二手车消费者到从业者,淘车车张鹏用热爱筑就好服务
用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爱普生参加2024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好生态成就好生意,小红书携手美护品牌实现声量进阶
依维柯聚星:多面能手,畅行无忧
游戏外设市场持续升温,火蝠电商运营品牌抖音GMV破700万
爱普生走进校园,为戏剧课堂增添科技“灵韵”
一起鸿蒙吧:笑中带货,原生鸿蒙竟能如此好用!
长生人寿荣获2024“金理财”年度保障型保险产品奖
秋冬温差挑战来袭,如何科学应对腹泻高发?
宴启新岁,爱意珍藏 ——Liebherr利普赫尔双旦臻献冷藏冷冻冰箱与酒柜精品,守护冬日烟火气
京东买羽绒被认准“真羽绒自营检”标识 假一赔十!
入选全国12条精品线路点位,雅安冰雪暖经济拉开大幕
2025开门红 金士顿XS1000移动固态硬盘红色限定款
“莓好时节 莓好生活” 昌农草莓权益拍卖会 助力昌平农文旅新章
厦门大学—恒坤科技先进半导体材料联合创新中心 签约揭牌仪式举行
易快网精准数据分析,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效营销转化
“企业家百岁计划”在杭州启动
Brainlab创始人Stefan Vilsmeier:深耕中国市场 为患者带来更好治疗方案
统战赋能•知法润商——江阴市第二届司法处置资产推介会暨“双招双引”联盟共建活动成功举办
在南宁,发现2024中国酒业的年终重磅彩蛋——国晶茶本酒
企业微信服务商尘锋将出席家装家居行业盛会,分享私域增长解决方案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二十周年!论坛热议:拥抱出海新机遇
别再被电视参数忽悠了!这几项技术才是决定画质和操控的关键!
“一开始,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