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东鹏饮料旗下电解质饮料品牌“补水啦”推出全新小补水系列,380ml小瓶装规格更小巧,更可爱,包含西柚、柠檬两种口味,让消费者“袋”着更方便。
上市近两年,从常规的555ml规格、1L大包装到如今的380ml“mini版本”,从经典的西柚口味扩充到柠檬、白桃、0糖荔枝的多元选择,不断“壮大”的系列sku代表着产品自身形态的创新,更透露出东鹏饮料对电解质赛道的长期看好与深耕决心——通过“多元化+全场景”策略,构建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支点。
(东鹏补水啦推出全新小补水系列)
小规格背后的大逻辑:解构电解质饮料的“场景局限”
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解质水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元人民币。
火热的市场背后是消费者更细分、更多元的需求。运动场景是主流500ml以上规格产品的核心消费场景,占比超60%,家庭囤货需求趋缓,而通勤、办公、短途出行等碎片化场景渗透率不足15%,补水啦此次推出380ml小瓶装,正是瞄准了这一结构性缺口。
小瓶装的推出,为电解质饮料不断扩容的消费场景带来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其便携性、即时性适配如轻量运动赛事、City Walk为主的社交休闲场景,同时其天然自带的环保经济性也拓宽了商务、职场会议为主的工作场景以及沐浴汗蒸、聚会分享等日常生活场景应用,“小包侧袋友好型”的小补水将消费场景从运动场延申至生活全链路。
另外,对比大瓶装,容量小、单价低的小规格产品更利于“整包出售”,而商品流通的速率和流转速度是产品终端生命力的关键,同时,小补水系列在保持同样“快速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的基础上,价格更为亲民,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更吸引学生一族等价格敏感群体。
(东鹏补水啦小补水系列携带更便捷、价格更实惠)
电解质饮料赛道进入“精耕时代”,东鹏的差异化破局之道
既有宝矿力水特、佳得乐、尖叫等在国内发展数十年的国内外巨头持续加码,也有外星人等新锐品牌抓住机会趁势而起,当电解质饮料市场渐成红海,脱颖而出需要“差异化”+“基本功”。
补水啦一经出道就凭借着以朗朗上口的品牌名称与醒目亮眼的标签视觉在货架上自带流量,并聚焦布局运动场馆、校园、景区,率先在线上线下打穿“汗点”场景,从点到面立足市场;另一方面,依托东鹏全国布局的13大基地以及覆盖400万终端的销售网络,补水啦能充分借助企业已经形成的“飞轮效应”,以更扎实的产品品质、更深入的渠道深透和更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
据东鹏饮料业绩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补水啦营收12.11亿元,同比增长292.11%,占集团总营收比重从3.8%跃升至11.2%。380ml小补水的上新作为产品新动力,推动补水啦系列形成全规格市场覆盖格局,进一步满足全场景需求。在巨头林立的电解质饮料赛道中,补水啦正通过精准的场景切割和强大的数字化能力,书写东鹏饮料的第二增长曲线叙事。
大瓶装还在流行,小规格再次复兴,在包装“大与小”的背后,其核心都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目的其实都是为了“卖得更好”。以全新推出小规格系列为起点,展望2025年,依托品牌创新能力和日益提升的市场影响力,补水啦有望在电解质饮料市场上实现更大的突破,持续推动东鹏饮料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