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媒体行业频繁出现版权纠纷事件。从随意下载表情包遭索赔数万元,到长期使用的微软雅黑字体突陷“天价侵权”争议,还有争议不断的AI生成内容版权归属问题,内容创作者在日常实践中潜藏诸多法律风险。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新媒体领域侵权诉讼量同比激增217%,个案平均索赔金额高达6.8万元,图片侵权是重灾区。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切实提升创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避高额赔偿风险,2025年4月9日-10日,135编辑器携手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特邀资深法律专家深度解析版权合规路径,成功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专题直播”,为内容创作提供法律与技术的双重保障。
本次直播聚焦内容创作全流程中存在的版权隐患,由济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部主任张莹与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顾问冯俊玲两位业界权威担任主讲嘉宾。
直播中指出,侵权高危场景可以通过结合司法判例,系统解读字体、图片、音视频素材,辨明合规使用边界。从法律视角看待生成式AI作品的权利归属及使用规范。在风险应对策略方面,两位嘉宾针对律师函接收、电子证据固定、诉讼流程等环节,提供全链条维权指导。直播中还展示了135编辑器工具开放可信时间戳电子存证,让创作者真正拥有数据确权与版权溯源的权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本次活动的技术合作方,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依托国际标准《RFC3161》,为电子数据提供具备法律效力的“不可篡改”认证。其可信时间戳服务已累计应用于逾10.7万件司法裁判案件,覆盖知识产权保护、AIGC内容存证等场景。而135编辑器作为国内首批专注于数字内容生产工具领域的SaaS公司之一,一直积极推动互联网与数字内容的深度融合,通过这次合作,让全线超50万正版素材均搭载时间戳认证,确保用户可追溯版权来源,规避潜在的法律争议。
当前版权合规已经成为新媒体内容创作的门槛,此次135编辑器与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的深度合作,通过法律解读与技术赋能,为创作者构建可靠的风险防控体系,远离“天价索赔”困局。通过技术联合,进一步确保了135编辑器每一个素材,可追溯、可查询、可信存证的能力,实现良好的创作生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