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以“厂货百补”为主题的2025京东京喜产业带发展大会在江苏宿迁拉开帷幕。近4000名来自全国重点产业带的工厂和商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化时代下的增长新路径。一批“95后”“00后”创业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用新思维、新渠道打破行业壁垒,而京喜自营提供的流量扶持、数据洞察和供应链赋能,成为他们突围的关键引擎。
98年“逆袭少年”:从500元出租屋到年销过亿
“仓库里第一批瑕疵品我全留着,它们提醒我:创业不是赌运气,而是拼韧性。”霸州市锋蕾日用品创始人小李的故事,堪称一部逆袭传奇。这位98年出生的河北农村小伙,2021年拿着1000元生活费起步,靠卖玻璃杯和绵柔巾逆袭为年营收过亿的工厂老板。
最初,李晨为省3毛钱快递费,每天骑着二手三轮车辗转3个物流园,磨破4双劳保鞋。命运的转机出现在2022年冬,小李发现玻璃杯复购率低迷,却从电商数据中捕捉到高频关键词:“宝宝红屁股”“棉巾掉絮”。连夜翻遍义乌供应链名录后,他锁定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绵柔巾工厂,带着网店运营经验登门:“给我三个月,还你一个爆款。”不出半年,小李赚到了第一桶金,并以此开了工厂,注册了“西山奈奈”品牌。
2024年,商业嗅觉敏锐的小李接触到京喜自营,果断合作入驻。京喜自营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洞察,对下沉市场的潜在爆款进行预判,并提供搜索优化、流量扶持、物流升级、反向定制等多方支持。同年,“西山奈奈”品牌在京喜自营的销售量突破数百万单。
“京喜自营教会我两件事:一是用数据找需求,别用‘我觉得’做生意;二是极致性价比不是压成本,而是优化链路。” 这位新晋“95后高富帅”表示。
厂三代的“反叛”:小包装瓜子嗑出大商机
在金华李馨记食品的展台前,26岁的吴俊锋抓起一把印着“大千喜”LOGO的瓜子:“爷爷那辈卖麻袋装原味瓜子,我爸开始做超市渠道,到我这儿,必须让年轻人嗑出仪式感。”
这个留学归来的厂三代,2022年接手家族15000平方米的瓜子工厂时,正遭遇市场剧变:传统大包装瓜子陷入价格战,可分享的小包装受到更多青睐。吴俊锋洞察到新商机,力排众议砍掉老产品,推出小包装的陈皮、五香、奶香等多种新口味,并搭上直播快车,仅用1个月时间推动“大千喜”瓜子登顶全网瓜子销量TOP1。
2024年,李馨记作为首批在线上推广多口味多品种小包装瓜子的商家,与京喜自营开启了合作。在流量扶持下,“大千喜”瓜子被更多人熟知,2024年年货节期间,李馨记在京喜自营售出几十万单。
95后“宠物主理人”:从养猫闯入宠物赛道
“养猫是爱好,但让全国猫主子吃上放心粮,是我的使命。”义乌市灵鹿公司创始人陈武键的创业故事,诠释了如何把兴趣发展成职业。这位95后义乌小伙最初只是居家日用品的电商卖家,成为一名“铲屎官”后,毅然转型做宠物用品贸易。
最初,陈武键的工厂因供应链管理、运营等经验不足,履约率仅60%。京喜自营团队介入后,推动其建立京喜专属厂房,并由专业运营团队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2024年,灵鹿供应链的宠物用品销量冲至居家品类TOP3,履约率提升至97%以上,还带动哥哥一起创业。
“京喜自营教会我一个道理——宠物经济不是赚快钱,而是用‘养孩子’的心态做产品。”陈武键介绍,如今每月在京喜自营平台能够获得几十万单的稳定销量,对未来也充满了憧憬。
在这些年轻创业者的故事里,京喜自营的角色远不止销售渠道。小到产品包装设计,大到营销、供应链及服务优化等维度,对商家提供的扶持可谓无微不至。这些举措在促进产业带商品全面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优体验的同时,也让传统产业带与年轻消费者实现“双向奔赴”。这些年轻的京喜自营商家们正在证明——只要有合适的土壤,青年的商业潜力,从来都不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