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前身为百年名校“志成中学”,鲁迅曾居住旧址)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为校友唐樱溪设立表彰纪念铭牌。这位曾因中考失利而迷茫的青年,如今已成为扎耶德可持续发展奖得主,并以科技创新回馈母校,其故事成为教育激发青年潜能的典范。
事件源于唐樱溪早年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他在母校实验室中研发的“光伏发电玻璃”系统,成功解决了建筑节能与噪音问题,并于2023年登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舞台,荣获扎耶德可持续发展奖,成为该奖首位中国青年获奖者。获奖后,他毅然将全部奖金15万美元捐赠母校,用于教学楼光伏玻璃改造工程,为千余名学生打造绿色教室。这一工程于2023年启动,历时两年于2025年落地。
图:北京三十五中何兰副校长、刘艳艳副校长、党委书记钟淳、唐樱溪、刘继忠校长、郝日达校长、全国人大社会委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室副主任吴庆华
为表彰其贡献,学校选择以古朴的金属铭牌形式,将“光照未来·永续传承”的寄语镌刻于校门三江石旁,与李大钊、鲁迅等先贤的精神遗产交相辉映。铭文“碑记荣光,盼学子以智慧熔铸光明,用创新定义担当”,既是对唐樱溪个人的致敬,亦是对当代青年投身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呼唤。
据悉,唐樱溪此前已被全球录取率比哈佛还低的密涅瓦大学录取,并发起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创新教育“墨丘利计划”,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与项目式学习推动教育公平。他的逆袭之路,诠释了“教育-科技-可持续发展-公益”的闭环价值,为全球青年提供了以创新之力响应时代命题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