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宋超先生
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登记在册的中国籍商船数量达到18.5万艘。过去五年里,我国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平均达到36万余艘次,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年均达2500万艘次,船舶总量持续增长。
随着船舶市场的快速发展,船舶清洁产业也发展迅速增长。据QY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船体清洁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4.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0%。这个增长趋势得益于全球船舶行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船舶清洁技术的需求增加。格瑞思作为船舶清洁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之一,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全面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如上图表/数据,摘自QYResearch《全球船体清洁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
成立于2020年的青岛格瑞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光伏电站智能清扫机器人以及船舶领域特种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致力于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探索新的可能性,近年来不断深耕船舶水下清洁和检测核心技术。
宋超,格瑞思创始人兼总经理,是我国著名的智能清洁机器人专家。他认为,面对当前庞大的市场需求,船体清洗、检测作业由传统向智能化升级是唯一路径,唯有加速科技创新,方能占据发展先机。
凭借对智能清洁机器人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人工智能技术、导航与定位技术、机器视觉与图像识别技术的深入研究,宋超早早地认识到船舶清洁机器人的发展潜力。近年来,他领导公司产品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船底清污智能机器人。这款产品专为船舶清洗行业设计,在2023年的中国自主创新评选中脱颖而出,被誉为“高科技自主创新”产品。船底清污智能机器人采用了格瑞思自主研发的柔性磁吸附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多样的船体表面环境中稳定高效地工作,覆盖了95%以上的区域,包括船尾、船头球鼻等大曲率立面。除了先进的除锈技术,机器人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具备自主导航、规划区域自动作业等功能。操作员可通过轻便小巧的遥控器,采用先进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轻松操控多台机器人同时作业,使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55平方米,是传统人工作业效率的6至8倍。这些创新大大提高了清洁作业的效率和速度,为船舶修造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船底清污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宋超表示,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善了船舶清洗行业现状。当船舶靠泊在港口或锚地时,由其完成水下作业,作业更安全、高效。此外,在船舶装卸作业过程中,机器人可同步进行水下作业,无需将船舶进入船坞。
据统计,全球造船业每年的清洁费用接近100亿美元。尽管洗船被视为额外支出,但随着船体污染的严重程度增加,清洁船舶表面附着的生物层变得愈发重要。这些附着在船体表面的海洋生物和锈垢不仅增加了海水阻力,导致航行速度减缓和油耗增加,还可能直接影响船舶的动力输出。采用人工清洗船舶的方法既耗时又成本高昂。相比之下,格瑞思船底清洁机器人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因此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宋超作为格瑞思总经理,在公司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领导的产品研发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在船舶清洁机器人和光伏清洁机器人技术方面。这些技术创新提升了清洁机器人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大大提高了机器人在商用和工业场景中的使用率。在他的领导下,格瑞思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最佳智能制造企业”、“中国百佳改革创新示范企业”、“高科技自主创新产品”等。格瑞思拥有多项先进技术成果,如“AI水下机器人数据传输通信软件”等,这些技术成果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和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
宋超的领导不仅对格瑞思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技术进步,也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未来,他将继续带领格瑞思深耕智能机器人领域,进一步扩大智能清洁机器人研发投入,新产品和技术将不断涌现,为船舶清洗机器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