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着大踏步迈向现代的摩登范,又保留着沧桑进程中的历史感,而居于其中的人,也拥有着一脉相承的独特气质。
这便是香港,一个似乎始终在盛产传奇的地方。从商业巨贾到娱乐骄子,从璀璨名流到风云市井,提起香港,有着太多太多说不完的精彩故事。繁华之下,它所展现的不仅是历史洗礼下的辗转与澎湃,更是一个个关于奋斗与成功的励志大片。而犹如杨受成、郑裕彤、李兆基等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大鳄,无疑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他们自己,更是时代之下刚毅、果敢、独特的精神导向。也正源于此,才有了今日的他们,以及今日的商业帝国。
正如相关报道所说,“他们的故事,也是香港的故事。细看人海波澜幻化的虹彩,色相万般,一条大路,700万香港人,其实就是如此走过来的。”
是继承者,也是创业者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香港大佬所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其背后定然是跌宕起伏而又精彩万分的。
李兆基自小勤勉,志向远大,李家在广州开设了一家银庄,李兆基小学毕业后,便到父亲开的银庄工作。1948年,已经做了4年掌柜的李兆基,带着1000元去了香港,从此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
起初,李兆基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赢得人生“第一桶金”。十年后的1958年,李兆基与冯景禧、郭得胜及其他五名股东,共同成立了“永业企业有限公司”;1963年,他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各自出资100万元,共同创立“新鸿基地产”,专注于房地产发展,乃香港房地产业先驱人物之一。
1973年,李兆基自行创立“恒基兆业”,后于1981年分拆地产板块即“恒基兆业地产”于港交所挂牌上市。时至今日,恒基地产已是香港主要地产发展商之一。除了地产主业,恒基地产还持有两家附属上市公司,即“恒基兆业发展”和“美丽华酒店”;另外,精于投资的李兆基,旗下还包括两家联营上市公司“中华煤气”及“香港小轮集团”。
另一港商巨贾郑裕彤的奋斗故事则应从珠宝金行说起。1956年,郑裕彤正式从岳父手中接过周大福的帅印,正式开启了自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商场生涯。在这个历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郑裕彤首创的 “9999足金”的概念,即致力售卖纯度更高的黄金制品,这也是周大福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的关键。
不过,郑裕彤当初提及这一想法时是被反对的,因为如果制作“9999足金”,意味着成本也要高出几十万来,而且此前没有先例,太过冒险。但郑裕彤最终还是力排众议,坚持推出 “9999足金”,不料反响格外热烈,一经推出,周大福的“9999足金”就成了市面上的信誉担当,虽然价格高,但行家们都争相抢购,不亏反赚。1984年,香港政府为黄金制品立法,将周大福首创的9999纯金规定为足金饰品成色含量标准。
此后,郑裕彤于1964年到南非买下一家拥有多张戴比尔斯牌照的当地公司,开始自己入口钻石到香港,而且很快就占领了香港钻石的市场,赢得了“珠宝大王”的称号!一举成为香港最大的钻石商人,周大福也成了全港第一家涉足钻石生意的传统金店。
不过,和大多数商业大亨一样,郑裕彤的战略目光也是多元的。除了珠宝金行,郑裕彤也非常喜欢炒房。早在刚刚接手周大福的时候,他就把香港房地产纳入了自己的投资版图。
1970年为了扩大自己的炒房业务,郑裕彤联合多位珠宝同行成立了“新世界发展”,专门进行房地产开发业务,代表项目包括新世界中心、丽晶酒店以及中国大酒店等。
至于另一位香港传奇杨受成,他的商业王国第一步就是由钟表行开始。对于为何选择钟表行,或许离不开其父亲的创业经历:出生于香港1943年的杨受成其父为杨成,是广东潮汕人,其曾在香港开了一家名为成安记的钟表店。而从小耳濡目染,杨受成在踏上商业世界的第一步也选择了钟表行。他的第一家钟表店,就叫做“天文台表行”。
不过,对于杨受成来说,钟表行只是开始。眼光独到的他,所追求的并非止于此。
当钟表行在当地的名气逐步增加后,杨受成便果断地将竞争的眼光瞄向了大品牌,并在之后一举拿下了获得了欧米茄、劳力士表的代理权,由此也再次奠定了英皇集团的基石——即大名鼎鼎的“英皇钟表珠宝”就此成立。
单一产业并不能满足杨受成的商业需求,他在钟表界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商业版图,不仅涉足本地产业,还收购了金融外汇公司,涉足期货市场。也正是这样的契机下,1978年英皇金融集团应运而生。
至1998年,杨受成开启与娱乐行业的不解之缘。这一年,杨受成将飞图娱乐公司改名为英皇娱乐,正式踏足香港娱乐圈。于是,一个集钟表珠宝、地产、金融、娱乐等多元化板块于一体的英皇集团也逐步构建。
无论是郑裕彤、李兆基,还是杨受成,从他们的商业版图中可以看到,多元化创业布局、敢于冒险与创新、长期愿景和坚持不懈,都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们都拥有属于自己叱咤风云的年代,在事业发展上也有着自身独到的眼光和战略逻辑。他们不仅仅是商业传奇,更是一个个改变世界的创新者。
要“勤”“诚”, 要“争气”,要有在面对机会与希望时毫不犹豫抓住的勇气
郑裕彤曾经将自己的处世和商业智慧总结为“二十三字箴言”,即“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事谨慎、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
在郑裕彤看来,这二十三字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其中, “勤”字是核心,也是郑裕彤常年如一日所身体力行的。
“幸运可能光临你一两次,但不可能终生都陪伴你。人的一生,‘勤’字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是‘诚’字,只要有了这两点,你的事业就基本上奠定了。” 郑裕彤曾说。
在李兆基的商业之道中,“止、定、静、安、虑、得”的"六字真言" 则是真理:“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如李兆基曾经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一块钱做生意,那就只有买进一块钱的货。赚了固然开心,万一蚀了也就算了。要知道适可而'止',才不至彷徨无主,从而身心镇'定',才不受邪恶念头侵袭,便可明心见性,思想宁'静',自然气定神闲,理得心'安',这时从容处事,更能周详考'虑',且可策划将来事业发展,自然成就可'得'。”
当然,成功的背后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展望香港过去的几十年,有繁花、有落幕;有希望,也有彷徨。但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往往就在于他们具备穿越周期的定力、超前的管理思路以及坚忍不拔的勇气……这些,从他们曾经的描述中就可以一览无遗。
“争气”就是杨受成的人生座右铭。在自传中,杨受成曾描述自己的生涯:“我平生做人哲学,千头万绪,可提炼为两字:争气。面对四周的奚落嘲辱,我必固守信仰;面临命运挫折的压力,我必冷静应对。我深信,只要争气,一定会变成巨人。”
当杨受成还寂寂无闻时,为求在香港闯出一片事业凭借着一股韧劲,与品牌方反复磋磨,连续好几次的毛遂自荐,终于陆续拿下欧米茄、劳力士的代理权,成为当时香港的“钟表大王”。
当经济危机来临,财富大幅缩水之时,杨受成也没有就此落寞而去,而是蛰伏,在看到机会来临时奋力一拼,并扶摇直上九万里,实现逆转……
人生总有起伏。商业大佬们之所以能够在起伏的人生中屹立不倒,就是那种立于危墙仍泰然处之的决心与毅力,在面对机会与希望时毫不犹豫抓住的勇气。杨受成是,郑裕彤、李兆基等也是。
争气、二十三字箴言、六字真言……细品其中能够发现,有差异性更存在共同性,即表现为一个“韧”字。在商业巨轮中沉浮多年,他们秉承着自己的人生之道,“韧”性管理、“韧”性发展,就是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背后的精髓所在。
那些商道箴言,终将指引未来创新之路
岁月的齿轮缓缓向前,以郑裕彤、李兆基、杨受成等为代表的香港商业大佬的故事也在逐步延续、深化。而在商业世界中辗转奋斗多年的他们,对于世界也开始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以前香港有句话:“high tech揩嘢,low tech捞嘢”,意思是“搞高科技就会吃亏,搞技术含量低的就能赚到钱”。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特区政府和市民都已经认识到,创科才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今年3月,科技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推动内地与香港科技创新合作迈入新阶段,助力香港早日建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纵观港商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转型升级、与时俱进是他们的共性。世界观决定着人的境界,价值观决定着人的选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商人到如今商业界的传奇,在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创新思维绝对不可或缺,这是企业成功的核心所在。
以郑裕彤、李兆基、杨受成等为代表的香港大佬们,在漫长的商业世界中所积累下来的箴言,无疑是现代企业的精神典范。他们以此为导向,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与企业的辉煌,激励着他们的企业和后代走向更远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优秀企业指明了路向,挑起了明灯。
商业世界从不乏竞争,但很难“始终如一”。但他们做到了,这就是共同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