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能力水平,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
经推荐申报、材料复核、专家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其中新宝堂第四代传人陈柏忠获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节选)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柏忠
四代传承,坚守初心续传奇
国家级非遗项目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经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民间世代传承数百年,当地特产茶枝柑经采摘、开皮、翻皮、晒皮、陈化等程序,精心制成新会陈皮,药食同源,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 “粤菜的灵魂”等美誉,中国名贵道地中药材,广东三宝之首,十大广药及广东省人大立法保护首批岭南八大中药材品种之一。《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性温,其治百病,“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广中指的就是现在的新会,新会陈皮药用价值高,是“和药”之首,为历代中医所推崇。
在新会陈皮文化传承中,以新宝堂陈氏一族传承最具代表性。新宝堂创立于1908年,是传承百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陈氏家族世代经营新会陈皮及潜心研究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陈柏忠,新宝堂陈氏家族第四代传人,1978年出生于新会,从小就和陈皮睡在一起,闻着陈皮香长大,自幼起就传承技艺,跟随父亲学习、钻研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储存工艺、质量鉴别技艺等专业技能,现从事非遗传承30余年。凭借在非遗传承领域的深耕细作以及对新会陈皮产业发展的卓越贡献,陈柏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实至名归。
陈柏忠荣誉职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江门市政协委员
•江门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
•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新会区第四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
•广东民营企业家智库成员
•江门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拔尖人才
•广东省乡村工匠生产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专业正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
•广东省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卓越工作者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医药商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
•广东省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药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保健协会酵素产业分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食同源分会副会长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对外投资委员会副会长
•G20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理事会理事
•国家南药科技创新联盟副监事长
•国家南药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副会长
•首届“广东最美非遗人物”
•2014-2024区域农业品牌·时代榜样人物
新宝堂在陈柏忠的带领下,坚守新会陈皮传统炮制技艺、汲取四代传承精神内涵的同时,传承中活化新会陈皮非遗技艺文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打造非遗传承特色课堂,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出“陈皮+”特色产品,把新会陈皮文化带到香港、澳门乃至海外地区,进一步擦亮新会陈皮“金字招牌”。
用心“传”好非遗
“承”好工匠精神
推动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标准化、系统化
陈柏忠改变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口耳相授的世代传承方式,将整套技艺流程以图文方式编纂,并推动江门市级、广东省级《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陈皮》地方标准及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行业标准《道地药材产品认证规范——新会陈皮》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动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标准化、系统化,保护新会陈皮道地药材的品质和特色。
积极开展新会陈皮传承活动逾百场
传承带动超万人
陈柏忠在实践中融会总结属于自身的技艺手法与心得,近年来,共培养7名亲传弟子、200多名新会陈皮行业从业人员;并发扬新宝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的带动作用,深入大、中、小学校推广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携手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等。
深挖新会陈皮药食同源价值,推动陈皮产业发展
陈柏忠联合高校、企业、社会等资源,推动新会陈皮非遗“双创”成果转化,主持陈皮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13篇,国内研究论文21篇,拥有6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荣获3项科技奖项,参与起草陈皮药材质量标准。
2016年,陈柏忠成立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陈皮酵素项目,以生物技术结合中医药技术为核心,以新会柑果肉为母液,结合新会陈皮、人参、黄精、枸杞子、山楂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转化成陈皮酵素,实现新会柑肉资源再利用。
①新宝堂与广东省中医院开展“新宝堂陈皮酵素质量及健康功能研究”
由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薇薇教授技术指导,广东省中医院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同开展关于“新宝堂陈皮酵素质量及健康功能研究”项目已完成,结果表明陈皮酵素具有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慢性功能性便秘、高脂血症的作用。
为验证产品价值成果,陈皮酵素正式进入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疗效研究,经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证实:新宝堂陈皮酵素具有改善失眠、改善便秘、改善血脂、降低高尿酸患者血尿酸水平且服用安全性较好的作用。
②新宝堂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开展关于陈皮酵素的临床研究
为深挖陈皮酵素对人体功能的健康价值,2019年,新宝堂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开展关于陈皮酵素的临床研究,含三个课题:《陈皮酵素调节肝源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开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陈皮酵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随机、双盲、平行对照验证陈皮酵素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临床研究表明:
1.陈皮酵素治疗肝源性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2.陈皮酵素有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作用。
3.初发早期和1级轻度高血压患者服用陈皮酵素后,可以改善眩晕、头痛、饮食、睡眠等症状,可以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
新宝堂陈皮酵素整体技术经广东省南方食品医药行业评估中心评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宝堂新会柑综合利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3年,新宝堂投资新会柑浓缩汁、陈皮酱酒以及新会柑核中药材项目,实行新会柑全果综合利用,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大健康产品。新宝堂新会柑综合利用项目的成功转化,将废弃柑肉变废为宝的同时,随着大健康市场的打开,整个新会柑的皮、肉、渣、汁、核都能够充分利用,对整个新会陈皮产业延伸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废弃柑肉污染环境等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推动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
带动乡村振兴
陈柏忠带领传承团队与新会区300多家农户联合成立新会柑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1万多亩,合作社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种植,确保新会柑新会陈皮中药材源头质量,获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广陈皮生态种植与产地加工示范基地”专项,近年来,带动农民增收24.24亿元,纳税1.6亿元,对新会地区、新会陈皮文化产生突出的经济与社会贡献。
构建新会陈皮中医药特色全产业链
2021年,陈柏忠成立广东新宝堂制药有限公司,在陈皮行业内率先通过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验收批复,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资质。新宝堂正式进军中医药领域,推出了广陈皮中药饮片、新会陈皮中药材、中药水丸、中药大蜜丸、膏方等中药产品以及中药饮片制剂中心。2023年,广东新宝堂医药有限公司和新宝堂澳门医药有限公司成立,持续拓宽新宝堂在医药领域的业务渠道。
目前,新宝堂制药签约采购和上架销售客户有同仁堂、大翔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张仲景大药房有限公司、国大药房有限公司、老百姓药房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和翔制药有限公司、广东为星药业有限公司、丹东市老天祥大药房有限公司、福建新紫金医药有限公司和牡丹江润济大药店有限公司等180间医药企业和医院。
新宝堂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制剂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成功中标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荷降脂丸、护肝祛毒丸、茵黄养肝丸的代加工委托生产项目,挂牌彭康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开展中医坐诊、互联网诊疗和健康咨询业务,建设代煎中药中心,提高新宝堂医药覆盖率,切实加快推动新会陈皮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广东新宝堂制药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挂牌仪式
▲彭康教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挂牌仪式
2023年,新宝堂澳门医药有限公司成立,陈柏忠牵头与澳门王英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达成“中医中药科研成果转化与药食同源大健康功能食品研发”项目合作,携手共进研发更多新会陈皮大健康食品和中药新药,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澳门王英民生物医药公司合作签约。
热心公益,践行社会责任
陈柏忠带领传承团队,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反哺社会;关心环卫工人、退伍军人、学生等群体,并发挥新会陈皮药食同源价值,积极助力中医药抗疫,2015年至今累计捐资赠物1698万元,爱心之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获授江门市工商联(总商会)颁发的“抗疫积极贡献奖”、葵乡慈善捐赠奖·银奖·铜奖双奖。
慈善公益
展望未来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柏忠认为,传统技艺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是陈皮文化的根和源。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陈柏忠将牢记使命和担当,不忘初心,永远走在“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传承发展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