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志的名字,近年来频频出现在业内的多个国际合作技术报告与峰会演讲名录之中。作为一位横跨中国、印度、孟加拉、刚果金乃至喀麦隆等多国的无线网络优化专家,他始终站在通信服务最复杂、干扰最密集、用户体验诉求最强的网络前线,用算法语言与系统架构与世界对话。接受记者专访时,他没有刻意强调个人标签,而是从“网络质量与用户之间的心理信任关系”切入,娓娓道来他的技术理想与工程哲学。
2016年,刘立志作为无线网络优化技术专家顾问受派至公司在刚果金代表处,参与该地区主城区移动通信网络的全面优化任务。“那是我第一次深度参与非洲复杂环境下的无线网络系统级整合。”他回忆道。面对设备陈旧、干扰严重、链路不稳定等现实困境,他协助项目团队完成了一系列高优先级的网络调优任务,包括话务模型重构、功率控制策略优化和多站点协同排障机制的建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多个核心覆盖区的网络性能明显改善,为该地区电信服务水平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段经验也成为他日后多国技术合作的关键起点。
之后的数年,他的技术足迹几乎遍布公司在全球的代表处——2017年印度超级联赛期间,他为IPL赛区Hyderabad地区2000余站点部署了CloudAIR智能部署策略;2019年在孟加拉,他与运营商Robi合作实施CloudAIR跨频段资源共享方案,实现了LTE网络稳定度的质变;同年5月,他加入喀麦隆代表处,与MTN合作主导家庭宽带网络优化项目,推动了包括NoLimit套餐服务、城市高速路段覆盖改造、以及多项TRB工信部认证测试在内的广泛工程。
但刘立志并不止步于项目交付。他更为看重的是知识系统的构建与算法模型的可迁移性。从2021年起,他将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凝结成原创技术软件成果,先后研发了六项无线通信方向的优化软件,包括“动态频谱管理5G网络优化系统 V1.0”“大数据分析驱动的无线网络优化软件 V1.0”,以及“机器学习无线信号干扰检测与优化系统 V1.0”和“跨境漫游优化策略管理软件 V1.0”。这些成果不仅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也被应用于多个商业化部署合作中。
2023年7月,刘立志发布了其又一项原创性成果——“跨境漫游优化策略管理软件 V1.0”。这款软件面向当下多国移动通信网络频繁切换、策略协同效率低下的现实挑战,提出了融合“多层国家接入建模”“边界协议容错机制”“路径优选智能决策引擎”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对各国漫游链路环境的深度行为学习,该系统能够动态识别漫游接入瓶颈,自动构建最优切换路径,实现对语音、数据业务接入稳定性的实质性提升。其架构设计高度兼容当前主流网络制式和协议标准,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与跨域适应能力,尤其适用于高密度跨境人流场景中复杂信令策略的调度与优化。该成果的发布,不仅丰富了刘立志在无线通信智能优化领域的技术谱系,也为全球通信行业在应对跨境接入复杂性上提供了具前瞻性的技术参考。
“优化不是为了跑分,而是为了解决真实世界里的连接焦虑。”他强调。在浮躁的技术语境中,刘立志的坚持显得尤为可贵。他不盲目追求华丽的指标,而是将每一项优化都落实到信道切换背后的用户体验,落实到误差率背后的通话流畅度。
当被问到无线通信优化行业未来的趋势时,他并未给出笼统预测,而是从实际工程视角提出:“5G之后,是融合。不仅是频段与频段的融合,更是系统算法与网络场景的融合。”在他看来,未来网络优化专家的角色将从传统参数工程师,逐步进化为“系统行为建模者”与“通信生态参与者”。只有理解用户行为、业务变化与系统反馈的协同机制,优化才能从‘术’走向‘道’。
记者不禁思索,是什么让他始终保持这种跨越地域、跨越文化、跨越系统边界的技术恒心?也许,正如他所说:“优化,是一件不断校正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当无线信号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穿梭,人们无需察觉,但刘立志已悄然在其背后,划出最优的路径。(吴彦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