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与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大会智慧教育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10会议室成功召开。作为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的核心分论坛,本次论坛以“AI引领教育变革”为主题,汇聚了包括科大讯飞、网易有道、十方融海等行业代表企业及产业界专家在内的政产学研用多方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论坛聚焦:AI引领教育变革,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教育领域,推动教育模式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跃迁。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需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集中展示了产学研用各方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推进中的探索实践,并围绕智能时代教育变革路径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探讨未来教育新范式与发展方向。论坛还启动了《教育智能硬件发展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解读智慧教育终端用户权益保护规范等举措,为行业提供标准化指引。
作为在线数字科技教育企业代表,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方融海”)受邀出席,相关负责人围绕“AI深度赋能中老年兴趣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分享企业经验,为行业提供智能化转型的“十方样本”。作为深耕在线教育九年的企业,十方融海对其此次分享的细分领域有着深入的市场洞察:我国老年教育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4000亿元,与此同时,多鲸教育研究院《AI赋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5年AI+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元,但中老年赛道占比不足60亿元,AI技术应用渗透率不足1.5%,中老年群体“未被满足的教育刚需”与“智能化服务缺口”形成鲜明对比。
十方实践:技术适老化破局,构建中老年智能教育新生态
基于这一洞察,十方融海依托1.5亿用户学习数据与3000万+教学样本,构建起覆盖AI导师、AI陪练、小智AI等产品的智能教育矩阵,为中老年群体提供适老化、沉浸式学习体验。十方融海在分享中强调:“AI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成长,技术应成为教育的放大器而非替代者。”这一理念与论坛“数驱新质·智创未来”的主题高度契合,为行业破解“技术热、应用冷”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面对中老年教育市场“学习动机弱、能力差异大、服务碎片化”等痛点,十方融海以“技术适老化”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十方融海通过三大创新实践,填补了行业空白:
其一,以数据底座支撑精准服务。企业基于九年行业积淀,构建专业教研框架与26维人格模型,使AI助手具备超越普通教师的服务能力。该产品可7×24小时响应学员需求,覆盖课程答疑、学情跟踪、情绪支持等全场景,课程结束后仍能持续提供“售后”陪伴,真正实现“学习无终点”。
其二,以AI陪练破解声音训练难题。针对中老年用户“不敢说、不会说”的痛点,企业研发75种算法模型,结合讯飞字音分析与情感识别技术,提供从普通话纠正到角色扮演的19项评测服务。经28000份标签数据验证,算法准确率稳定在80%-95%,三个月内助力超9.3万名用户提升声音表现力。
其三,以开源生态拓展硬件边界。企业推出的小智AI通过“实时响应、超高拟人度、声音复刻”等技术,已接入40万+设备,吸引8万+电子爱好者参与共创。其语音盒子、学习机等硬件产品深度融合适老化设计,为老年群体提供“无障碍、有温度”的智能学习终端。
十方融海相关负责人在分享中表示:“智能教育需平衡效率与温度,企业应避免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数字鸿沟,应通过适老化改造让AI真正服务于人。”这一观点引发与会者广泛共鸣。随着《“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深入实施,中老年教育市场正迎来政策与技术的双重红利。十方融海表示企业未来将重点推动“乐龄乐学乐为——银发数字素养提升”主题活动,助力超500万中老年用户跨越数字鸿沟。
十方融海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双重启示:一方面,企业通过“小切口、深服务”策略,在细分赛道建立起技术壁垒,精准聚焦中老年群体需求,以智能化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其开放生态模式为产学研合作树立了标杆,通过跨领域资源整合推动技术普惠与产业协同。据悉,十方融海已与多所高校达成AI教育科研合作,并在老龄化社会数字包容国际标准化建设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前,企业创始人兼CEO陈劢作为国际标准注册专家,深度参与全球首个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的制定工作,以企业实践经验与技术沉淀为全球适老化数字经济破局。
“智慧教育的未来,不在于技术多炫酷,而在于能否让每个学习者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十方融海相关负责人的总结道出了AI赋能的本质。在AI重构教育生态的浪潮中,十方融海正以“技术向善”的初心,携手行业伙伴共同书写智慧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