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象之间:8位中国艺术家在英国共建当代艺术的多重镜像

2025-07-25 10:08:03     来源:

在当代艺术日益趋向事件化与奇观化的语境中,The Myriad Faces of Art(艺术万象)于6月在英国伦敦东南的画廊hARTslane悄然拉开帷幕。没有喧嚣的开幕派对,也没有高调的媒体操作,但这个由8位来自中国的新兴艺术家组成的群展,却带来了诚恳的发声:在时代的噪音中,个体如何找到自身的位置?“Myriad”不仅意味着“多样”,更指向一种流动的视觉哲学——在支离破碎的现实中,艺术是否仍能成为反映真相的镜子?

多声部的碎片化真理

展览最具吸引力之处,在于它拒绝确立一个单一的策展宣言。正如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反对阐释》中认为的那样,我们总是让艺术作品背负了太多意义、内容和诠释,我们需要用艺术色情学取代解释学,需要恢复和重视我们的个体感知。本次展览正是如此——它引导观众去感受,而非理解;呈现一种未被定义的、多元并置的艺术声音。

Cecilia Chuan Jiang 的动画作品《Portable City No.1: Quzhou - Forming Only When Remembered》融合了童年记忆与想象,通过动态线条勾勒出“存在”与“消逝”之间的微妙张力,也延展出一种时间性的凝视,她并不试图化解文化异质的紧张,而是让观众直面其中的不安与裂隙。与此同时,Bessy Huang的摄影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她将个人记忆与结构批判交织在一起,以批判理论为背景,讲述边缘身份的痛感与能量。她的视觉语言充满力量,也充满挣扎。

Lexiong Ying 则以极具张力的视觉策略,反思社交媒体所构建的“虚假亲密感”。她将数字界面的流光溢彩与流行文化符号融合,表面上如塑料制品般明亮光滑,实则脆弱易碎。她作品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在提出一个问题:科技真的让人们更加亲密了吗?还是只建构出一层隔绝孤独的“美丽围墙”?她对视觉表面与心理实质的对抗性构造,带领我们直面这个“无处不在的观看” 时代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图片1.png

Portable City No.1: Quzhou -Forming Only When Remembered, 2025 by Cecilia Chuan Jiang

图片2.png

Post-true Generation,2023 by Bessy Huang

图片3.png

Plastic Human Relations, 2020 by Lexiong Ying

材料智慧与观念深度

在媒介与材料的使用上,展览展现出强烈的跨学科倾向。

首先是温柔的提问。Yao Qin将蜂蜡与天然颜料融合,创作出一张会呼吸的自画像。其作品的触觉表面让人想起伊娃·海丝(Eva Hesse)的感官挑衅:材料不再是承载,而成为主体。在她的作品中,自然从背景走上前台,成为叙事的合作者。而自然材料会随着时间消逝的特性也为其作品增加了存在和消失之间的张力。同样柔和的还有Anna Yan,她的插画作品以明亮色彩与梦境叙事构建出如童话般的情境,她的猫咪主角坐落在霓虹都市的中心,在沉静中展开一场关于“自我光亮是否足够”的内心自问。这个故事看似温柔,却触碰了许多年轻人在人群中“被比较”“被期待”的情绪经验。作品回避了宏大命题,却在细腻感知中给予疗愈。

相反,Hanx Liu 则选择了另一条更加野性的方式。成长在美国的经历促使他关注文化殖民,在本次展览中,他展现出了两幅颇具暴力美学的作品:用枪把两个风靡全球的流行文化符号射在画布上。以提出对文化殖民的霸权的反抗。他认为画布既是舞台,也是武器。而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名称也饶有趣味,分别是《天上大风》和《南山有大石》,这种将东方哲思与西方形式主义结合的语言,形成了一种对“权力”本身的深刻讽刺。

图片4.png

Self-portrait, 2025 by Yao Qin

图片5.png

Falling into the neon dream,2025 by Anna Yan

图片6.png

9mm Calligraphy:天上大风 & 5.56 Calligraphy: 南山有大石 by Hanx Liu

另一种声音来自Mingyi Gan 的图像杂志,作品以超现实主义视觉和字体拼贴的方式,批判商业美学与个人表达之间的张力。他用Z世代的视觉语汇,回应了汉斯·哈克(Hans Haacke)一代人所提出的“艺术与制度”的悖论。在Mingyi Gan旁边的是Xinyue Serene Chen的作品,同样是跨越时空的想象,她的绘画作品则以低饱和度的色彩与游离的笔触,构建出一种近乎不可言说的观看体验。画面中的形体若隐若现,仿佛记忆在时间中逐渐模糊的过程,也像某种未经修复的精神地图。这组作品中,风景不再是自然的具象再现,而是一种情绪的投射载体——在“看”与“被看”的辩证中,展现出她对感知、残留与缺失的深入探索。正是在这种若有似无的笔法背后,观众得以沉入一种静默但涌动的感官体验中。

图片7.png

NOVISION by Mingyi Gan (左 1-2)

WV01&W 02.2024-2025 by XINYUN SERENE CHEN (右 1-2)

结构的未完成与空间的错置

当然,展览也并非毫无遗憾。hARTslane作为一个扎根于社区的独立空间,拥有强烈的在地氛围,但策展布局中并没有充分利用空间的场地逻辑,致使一些作品让人感觉孤立或未被激活,因此缺乏条理的流程可能提供的叙事或对话凝聚力。此外,策展的策划富有哲学深度,但其文本层面的思考在视觉空间中的转译不够充分,部分作品与主题存在松动。在“个体情绪”与“社会批判”之间,有些作品尚未建立起足够稳固的桥梁,从而可能被误读为过于感性的自白。

结语:多样性之后呢?

当展览结束时,观众或许会发现一些疑问尚未被给予答案: “多样性”之后是什么?是共存?是碰撞?还是某种更复杂的辩证关系?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曾说过:“差异不是终点,而是起点。”The Myriad Faces of Art(艺术万象)未必给出最终答案,但它诚实记录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观看”世界、重新“命名”经验。而真正的“万象”,也许需要在时间与记忆中缓慢发酵。(艾迪)

 

标签:

猜你喜欢

从工业生产到家庭陪伴 京东企业购打造机器人“战队”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
从晋商皮匠到全球领跑者:鑫宏宝以“矽晶皮”创新破局汽车皮革行业
光年领航科技Keecoo平台携手云深处科技,共拓智能机器人海外市场
OLED超级玩家征集令开启,从W开始一同解锁OLED技术新体验!
京东年中调研:实用主义与情绪价值并行服务消费成为新亮点
临床循证为基,微康益生菌BLa80开启婴幼儿健康新篇章
20万内大5座SUV家庭适用性分析:启源Q07 vs 东风奕派eπ008‌
年轻人15万预算购车,2025款东风eπ007和日产N7该选谁?
豆包·同声传译模型2.0来了:3s延迟,实时声音复刻
重塑设计流程?看鸿蒙应用如何消除等待,释放创造力!
以险为盾 守千年文脉 中国人寿财险创新“文物守护者”保险助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五云间以“服饰载道”亮相恭王府博物馆“恭王府与十二风雅”展览
2025秋冬流行「人格切片穿搭」 在办公室和酒吧间一键切换「我」
刘长春:以六大原创系统引领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中国企业管理领域的技术实践者与创新引擎
京东拍卖1元起拍小米YU7满配全家桶! 7月25日来京东汽车立提现车
空间配置无短板,东风奕派eπ008能否坐实20万内6座家庭SUV首选?
这个暑假,来西塘!解锁 “船说” 新梦境
2025博思格全国研讨会路演圆满收官
智慧更专业,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2.2 英寸平板电脑让创作办公从此大不同
贵阳楼市深耕者:优居找房的本土化破局之路
不甘心中国独大,日韩巨头紧追RGB-Mini LED技术,全球市场格局“攻守易形”
《明末:渊虚之羽》竞速挑战赛将开启,京东电竞全程直播 多重豪礼等你来拿!
云中鹤入选《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S2B2C模式重构企业采购价值与用户生态运营
雨幕中的守护伞
PPIO发布AI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产大模型调用量十大趋势
高速高画质!京瓷推出条码标签用“TPA系列”热敏打印头
吕俊洁:北漂服务员逆袭链家“五虎上将”
京东安心内裤日全面开启 全棉时代、爱慕、蕉内等大牌限时低至5折
京东服饰带来裤装场景化选购诀窍:看懂面料、认准性能、关注功能
科技为笔,安全为墨,广汽丰田携手青少年描绘未来出行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