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盛夏,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彩旗飘扬,为期五天的 “草原光影那达慕” 在此盛大启幕。北京五光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乌仁高娃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分享了光影那达慕背后的故事。
谈及光影那达慕与其他电影节的差异时,乌仁高娃说:“光影那达慕区别于其他固化的电影节活动,它的载体不仅局限于电影,还涵盖了电视、摄影、短视频和网剧等多种形式。我们依托草原的生态景色,通过光影将自然与人文之美生动展现给观众。” 活动现场,草原星空下的露天放映区播放着牧民题材纪录片,无人机灯光秀在夜空勾勒出骏马奔腾的轮廓,传统马头琴演奏与现代光影艺术交相辉映,正是她对 “多元载体” 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她看来,光影那达慕最大的特色在于 “植根本土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我们在传承传统那达慕形式的基础上,孵化了诸多现代内容,以此来传承和发扬电影文化。” 她特别提到,本次活动邀请了许多电影工作者深入牧区采风,这成为光影那达慕的一大亮点,为活动注入了专业力量与行业视野。
不过,乌仁高娃也坦诚活动存在遗憾:“在电影内容的深度挖掘、活动模式的创新以及未来长远规划等方面,我们还存在一些欠缺。”但她对未来充满信心:“通过本次活动的实践与总结,我们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未来,我们将始终以草原文化为核心基点,持续深耕内容创作,把草原的壮美景色、现代牧民的真实生活与精神风貌,更全面、更生动地展现给全国人民。”
这份对草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已让首届光影那达慕收获了超出预期的反响 —— 活动吸引了超 3 万名游客参与,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 5000 万次。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光影那达慕正从一场季节性活动成长为常态化的文化 IP,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成长。它不仅让草原的光影故事在更多人的心中绽放光彩,更搭建起一座连接草原与世界的文化纽带。未来将以光影那达慕为支点,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深度融合,让草原的故事通过更多元的媒介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