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上海,午后阳光还带着几分燥热,华为授权服务中心(上海TPY中心)店的玻璃门被轻轻推开。褚女士捧着锦旗站在门口,米白色的信笺从信封里露出一角,眼眶微红的她望向受理台,声音里藏着压抑不住的激动:“请问赵店长在吗?我今天来,是想好好跟他说声谢谢。”
这份感谢,要从两周前那个让她几乎崩溃的傍晚说起。
“当时手机突然故障黑屏,我心里一下就慌了 —— 里面存着900多G的重要工作数据,全没备份。” 后来褚女士回忆起那一刻,仍能清晰想起当时的无助,“我一开始就觉得,这么多数据,肯定很难恢复过来,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天色渐暗时,她抱着手机冲进了门店,指尖攥得发白。刚收拾好工具准备下班的赵店长,见她这副模样,立刻放下背包迎上去:“您先坐,别慌,擦把汗。”递过温凉的矿泉水和纸巾后,赵店长仔细听她讲完数据的重要性,没有打包票,却给了她最踏实的承诺:“您的情况我清楚了,我会尽全力帮您恢复,但确实不能保证100%成功。您放心,我会把能试的方法都试一遍。”
正是这句“不保证但尽全力”,让褚女士悬着的心有了一丝着落。那天晚上,服务店的灯亮到了深夜——赵店长并没有着急下班,而是转身来到工作台开始排查,指尖在检测设备上快速操作,屏幕的光映在他专注的脸上。可900G数据的庞大体量远超预期,第一种方案运行到一半就卡住了。他没急着停手,而是把排查过程、失败原因一一记在笔记本上,直到确认当前方案无法推进,才停下工作。
“第二天一上班,他就主动给我打电话,没绕弯子,直接说第一种方案失败了。” 褚女士记得当时的意外,“但他紧接着说,昨晚梳理了新思路,今天会试第二种方案,让我再等等。” 这份不回避失败的坦诚,比任何安慰都管用。
接下来的三天里,赵店长像“跟数据较上了劲”—— 调整数据读取优先级、反复测试手机与外设的连接稳定性。褚女士后来才知道,那三天里,赵店长前后试了两种以上的方案,每一次失败后,都第一时间跟她同步进展,从没有过敷衍。
直到第三天傍晚,褚女士接到了赵店长带着欣喜的电话:“成了!您方便的话,现在来店里确认数据吧!”赶到店里时,她又一次被细节打动 —— 赵店长已经提前把手机连在智慧屏上,重要的表格、文件按类别排好,“您看,这些资料都在,咱们逐一核对关键内容。”
确认所有数据完好的那一刻,褚女士红了眼,当场决定在店里买一台 Mate XT:“这么重要的数据,得用靠谱的手机存着 —— 你们的服务这么让人放心,我信华为。” 可故事还没结束,知道900G数据转移耗时间,赵店长主动说:“您要是有事先回去,我今晚加班导数据,明天您来取就行,保证一份不丢。”
那天晚上,服务店的灯又亮到了凌晨1点。赵店长坐在工作台前,一个软件一个软件地迁移数据,时不时凑近屏幕核对进度条,生怕漏掉一个文件。
当褚女士再次来到店里,接过存满数据的新手机时,手里多了两样东西 —— 一面印着 “专业耐心细致、技术精湛”的锦旗,和三页写得满满当当的手写表扬信。“赵店长,您不仅帮我找回了数据,更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负责。” 她对着赵店长留下感谢,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你跟我说这是本职工作,可在我看来,这哪里只是本职工作?这是一个人伟大的人格魅力、专业的技能本领,还有高尚的职业素养啊!”
褚女士轻轻摸着那三页信纸,眼里满是真诚:“我亲笔写这封信,就是想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敬意。你从我的需求出发,解决我的燃眉之急,用尽全部智慧想办法帮我,这一点最让我敬佩。华为有这样的员工,这样的服务,真的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