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0 日,有宠物训练领域 “TED” 之称的CBTC全国巡回公益演说会,在杭州绿卡喜象(空港店)三层国际厅圆满收官。继在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成功举办后,CBTC此次携独特的积极训练法,为杭州宠物爱好者奉上一场聚焦科学养宠、以非暴力方式改善狗狗行为的公益“盛宴”,助力宠物主人和狗狗加深理解与沟通。
活动从上午 10 点持续到下午 5 点,现场不仅深度解读了狗狗分离焦虑、护食、吠叫、暴冲等常见行为问题,还系统阐释了社会化对狗狗成长的重要性,以及狗狗睡眠与压力之间的关联影响。同时,宠物主人也学到了如何解锁狗狗的情绪疗愈密码,借助积极训练法改善狗狗不良行为,强化人宠情感联结。
本次演说会邀请到多位在犬类行为训练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专家,他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一线案例,为现场观众带来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分享。CBTC演讲讲师Karl聚焦狗狗吠叫行为,揭示其背后的语言逻辑,帮助宠主理解吠叫的真实原因;CBTC演讲讲师吴育育探讨宠物睡眠与行为关联,指出睡眠不足易引发狗狗情绪问题,分享让宠物安睡的方法;CBTC演讲讲师郑皓文揭秘社会化训练要点,称其是帮助狗狗探索世界的“钥匙”。
此外,CBTC演讲讲师Tony针对狗狗爆冲问题,带来“松绳革命”方案,以协作替代对抗;CBTC演讲讲师伊桐墨围绕狗狗分离焦虑症,解读典型症状表征并介绍有效应对方法;CBTC演讲讲师房喆,详细介绍了AET动物情绪疗法,并通过专业讲解,指导宠主读懂狗狗的情绪信号,掌握解锁狗狗“情绪密码”的方法;CBTC演讲讲师Sean剖析护食行为,探讨该行为是天性使然还是情感诉求,引导宠主理解护食行为背后的狗狗心理。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演说会首次以公开课形式,向养宠人系统介绍了CBTC所遵循的、国际倡导的LIMA原则与Force-free(无压力)训练理念,以及相关理解误区。这两大理念在国内宠物训练领域尚属少见,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中,“Force-free(无压力)” 特指 “无强迫、无疼痛、无恐惧的负面压力”,不排斥训练中犬只为主动学习产生的轻微积极压力,始终以犬只身心舒适为前提。该理念以动物福利为优先,核心是正向强化,旨在建立人宠信任联结。作为国内专业培训行为训练师的俱乐部,CBTC重点培养学员掌握响片训练中的自由塑形技术,让训练师学会引导犬只自主做出期望行为,而非通过强迫、诱导等方式干预,从根源上保障犬只在训练中的身心舒适与自主权利。
LIMA原则(Least Intrusive, Minimally Aversive,即“最低干扰、最小厌恶”原则),是行为干预领域的核心伦理与实践准则,核心目标是在有效改变行为的同时,最大限度尊重个体自主权,减少其身心不适。它并非单一训练方法,而是一套严谨的“决策优先级框架”:要求干预者必须按“干扰程度由低到高、厌恶感由小到大”的顺序评估所有策略,优先采用无干扰的预防调整、低干扰的正向强化等方式;仅当前序方法无效且存在安全风险时,才谨慎启用干扰程度最低的温和干预。其本质是平衡“行为改变的有效性”与“干预过程的伦理性”,既守护个体福祉,又为建立信任关系奠定基础。
LIMA原则的核心价值,不仅是行为治疗领域必须恪守的伦理准则,更是对个体权利的尊重 —— 保护狗狗免受心理创伤与身体伤害,建立人宠信任关系,同时推动行业摒弃暴力惩罚,转向科学温和的干预方式。需要澄清的是,LIMA 原则并非 “放任不管”,当狗狗的问题行为影响其自身生活或他人安全时,仍需干预,但必须选择对狗狗伤害最小的方式。
活动现场,不少观众直言收获超出预期。养宠3年的陈女士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之前为纠正狗狗护食,我试过硬抢它的食物,结果狗狗护食反而更凶,甚至见我靠近食盆就紧张。今天听完嘉宾对LIMA原则的解读,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典型的‘高干扰、高厌恶’干预。现在终于清楚,该用‘最低干扰、最小厌恶’的方式——比如喂食时保持安全距离、用零食逐步建立信任,这些方法既温和又实用,回去后我马上就试试。”
自 2024 年启动全国巡回公益演说会以来,CBTC 备受宠物爱好者关注。从深圳首站,到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的精彩呈现,CBTC 凭借专业深度与实用性,收获了广泛好评。每一站都邀请资深训练师,以生动案例和浅显易懂的理论,引导宠物主人读懂狗狗肢体语言与行为,领会响片训练的艺术。
CBTC(Canine Behaviorist & Trainer Club)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把公益演说会拓展至更多城市,让科学养宠理念惠及更广泛的宠物主人与犬只;同时计划推出《LIMA原则实践指南》线上课程,助力CBTC俱乐部成员精准掌握LIMA原则在行为治疗干预方案中的应用方法与具体技巧。相信此举有望推动国内宠物训练行业向更规范、更人性化的方向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