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建筑与园区作为城市空间的核心载体,正经历从“钢筋混凝土”到“可感知、会思考、能进化”的数智生命体的深刻变革。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创新应用,10月24日,由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设协会指导,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城市建筑焕新升级论坛暨上海院&华为智慧园区2.0与高品质园区网络联合样板点现场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智构未来,AI赋能”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品智联接与城市建筑数智化升级的前沿理念与实践成果,共同探讨了在AI和联接技术的共同赋能下,城市建筑与智慧园区的创新发展路径。

活动现场图
聚焦智能建筑实践案例,共探ICT赋能城市更新路径
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如今,城市发展模式正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核心的存量提质改造新阶段,这场“城市更新”的行动,不仅是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更是城市发展参与者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作为一家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长了七十余载的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上海院选择将自身总部大楼的修缮改造,作为回应这一命题的“第一实践场”。改造期间,上海院与华为强强联合,“上海院&华为智慧园区2.0与高品质园区网络样板点”正是双方理念共鸣、技术共创的结晶。姚军表示,对于上海院而言,这个项目承载着多重意义,不仅是一次“从设计思维到用户思维”的回归,更是一次“从单一专业到融合生态”的跨越,它宣告了上海院将以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的姿态,投身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
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设协会秘书长陈勇在致辞中强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下半场”,“数字化”与“智能化”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驱动产业升级、实现精细化管理与高品质服务的必由之路。上海院总部大楼的焕新升级,正是这条路上一个极为宝贵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融合创新”的绝佳范本。
上海院与华为的合作,不仅是两个企业间的合作,更是建筑设计行业与ICT产业一次成功的“破圈”对话。陈勇还表示,这个项目也重新定义了“智慧”的内涵,将其从“功能实现”提升到了“价值创造”的层面,完美地诠释了技术如何从“工具”演变为“伙伴”,共同实现对空间价值的重新定义与深度挖掘。未来协会还将积极通过推动标准共建、构建交流平台、培育融合人才等途径,携手各界合作伙伴共同绘制一幅更加智能、绿色、人本的未来城市蓝图。

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设协会秘书长陈勇
华为园区军团CEO何霁指出,AI正重塑建筑与园区形态,ICT技术重新定义空间价值,推动进入“空间即服务”新阶段。华为与上海院合作,依托鸿蒙+AI打造新一代智能空间样板:率先部署Wi-Fi 7,实现全场景高速覆盖;引入鸿蒙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依托数字平台构建办公、安防、能效等应用;并运用通感一体技术,推进环境、安防与能源管理的创新。基于“云、网、边、端、芯”全栈能力,华为将智能空间扩展至制造、产业、校园、酒店等多类场景。未来,华为将持续携手设计院、ISV、协会等伙伴,以场景定义应用、区域聚合产业,共同推进千行万业智慧升级。

华为园区军团CEO何霁
打造智慧园区实践标杆,携手伙伴共同推动城市建筑高质量发展
作为智慧建筑的标杆项目,上海院携手华为,以设计重塑城市空间,以数智赋能建筑焕新,运用新一代Wi-Fi 7、Wi-Fi通感一体、星脉PEN、建筑鸿蒙BA方案、智能办公会议等前沿ICT技术,在上海设计大厦不仅做到了从底层网络到运营管理的全面升级,且实现了对传统既有建筑自身的迭代更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数智范本。
会上,在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华为园区军团CEO何霁,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设协会秘书长陈勇,华为中国政企业务CMO郁赛华,上海院电气专业副总工程师陈杰甫,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副总裁陈志伟,上海院总建筑师助理谭春晖,华为上海政企伙伴与商业销售部部长王尔永等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上海院&华为智慧园区2.0与高品质园区网络联合样板点”正式揭牌,这也标志着上海院和华为的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为行业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标杆。

“上海院&华为智慧园区2.0与高品质园区网络联合样板点”揭牌仪式
在主题演讲环节,上海院总建筑师助理谭春晖以“现代建筑设计大厦北楼城市更新设计实践”,介绍了大楼的更新不仅是企业对自身办公空间的升级,更展示出关于城市更新、绿色可持续的先进理念,构建了涵盖前期策划设计,优化施工管理,到后期运维的全链条数字化体系,成为绿色数智化改造的设计行业的标杆。其中,数字化技术赋能旧石材利用,在崭新形象中回味往昔感受,完美体现了如何用高科技手段实现低碳、人文的可持续更新,这一技术创新亮点,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上海院总建筑师助理谭春晖
上海院电气专业副总工程师陈杰甫则围绕“上海设计大厦建筑智能化改造创新实践”,深入剖析了既有建筑改造中的数智化升级路径与实施经验。他表示,上海设计大厦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是城市更新领域一次集技术前瞻性、方法论创新与实践标杆性于一体的成功示范。项目创造了多项行业首次应用,如首次商用Wi-Fi 7通感一体,首次构造数字逻辑总线等,通过构建高品质的高带宽无线底座和统一数字管理平台,成功实现了建筑的数字化、智能化。

上海院电气专业副总工程师陈杰甫
华为园区军团产品管理首席牛琨发表了“AI Campus,智启园区新未来”主题演讲。他表示,在AI进入普惠时代的背景下,园区已成为AI赋能千行万业的主战场。为此,华为携手伙伴推出AI Campus解决方案,旨在融合领先ICT技术,打造集“人智共生、全域联接、韧性安全、零碳可持续”四大特征于一体的“智能空间”。该方案通过构建全场景智慧体验,为各行各业园区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新标杆。

华为园区军团产品管理首席牛琨
会上,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副总裁陈志伟也围绕着“AI使能以体验为中心建网,跃升数智生产力”,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网络建设与运维中的核心价值。他表示,未来园区对极速畅联、万物互联、安全守护、万物智联提出了更高要求,华为已经推出未来园区网络的参考架构,并以体验为中心构建高品质万兆园区网络,通过Wi-Fi 7、星脉PEN、Wi-Fi通感一体技术等领先技术,推动无线体验升级、无线带动有线升级、安全体验升级、应用体验升级和运维体验升级,并携手伙伴使能商业市场,共赢AI时代。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副总裁陈志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以“如何以智慧化数字底座赋能城市建筑新生命”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在上智协专家委副主任、教授级高工王东伟的主持下,华东院机电院副总工程师、智能建筑专业总监郭安,华为园区军团产品管理首席牛琨,中软国际智慧园区业务部总经理王刚三位嘉宾重点探讨了Wi-Fi 7、鸿蒙系统等新技术的落地场景和价值,解读了数智底座在新版国家标准中的设计理念与核心价值,并展望了AI技术在未来建筑中的创新应用前景,为行业提供了前瞻性的发展思路。

圆桌论坛现场
在样板点体验参观环节,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了上海设计大厦智能化改造与网络建设成果,亲身感受了智慧园区2.0和品智联接网络带来的高效、绿色与人性化体验。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城市建筑焕新升级与智慧园区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AI技术与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上海院与华为的强强联合,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园区建设样板,助力城市建筑在数智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华为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以创新的ICT技术携手更多生态伙伴,共同赋能建筑行业数智化转型征程,推动城市建筑迈向可持续发展新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