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约十年·共赴新生”血液肿瘤功能性治愈主题八段锦大赛走进北京
作为全国首个专注于血液肿瘤患者的八段锦主题赛事,本届大赛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探索传统养生与现代医学融合的创新康复路径,打造集赛事、科普、康复于一体的特色项目,帮助患者在实现“更深缓解、更长生存”治疗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免疫功能、改善身心状态、回归正常生活,为推动“功能性治愈”目标的达成开拓更多现实可能。北京赛区作为此次全国系列活动的关键站点,也将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全国以形式多样的康复活动,构建跨区域、多层次的疾病管理支持生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路瑾教授
活动现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路瑾教授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例,阐述了血液肿瘤领域“创新与传承”的双轮驱动。她指出,传承在于对疾病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对患者始终如一的人文关怀,而将八段锦融入康复管理,正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理念的生动融合;创新则体现在单抗、双抗、CAR-T等疗法的不断突破,推动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淀粉样变性等以往难治的恶性肿瘤逐步迈入慢病化管理时代。“我们既要拥抱科技前沿,也要坚守医者初心,在创新与传承的平衡中,引领患者走向功能性治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立茹教授
对于帮助更多患者实现这一更高的治疗目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立茹教授进一步强调了规范化全程管理的重要性:“实现长期生存、根基在于‘深度缓解’,而深度缓解离不开规律随访和规范治疗。只有将科学的治疗理念转化为患者持之以恒的日常实践,才能让长期带瘤生存从愿景走向现实。”
多发性骨髓瘤作为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曾因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手段有限,患者预后普遍不佳。如今,随着创新疗法持续迭代与规范诊疗广泛落地,越来越多患者不仅成功跨越五年生存期,更稳步迈向十年乃至更长期的高质量生存。
在多发性骨髓瘤病友圈中,“半瓶堂”这个名字承载着温暖与力量——这是病友互助协会会长辛少华先生的网名。二十余年来,他既是与疾病顽强抗争的“抗病老兵”,也是以公益之心传递希望的同路人。长期习练八段锦,使他亲身体验到传统养生对康复的切实助益;作为亲历者,他更深知病友对“治愈”的渴望。“走向功能性治愈,积极心态必须与科学运动相结合,”辛少华说,“八段锦柔和协调,既能提升免疫力、缓解压力,更是病友重拾身心主动权的康复仪式。”

科学对话:寻找功能性治愈的“关键支点”
另一位69岁患者的经历,同样映射出生命的韧性。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老邹在上周的湖州马拉松中全程完赛,奔跑的身影全然不见疾病曾经的束缚,生动诠释了“高质量生存”的内涵。他分享道:“运动强健体魄,读书强健精神。稳住病情,靠的是规范治疗;而走出困境,靠的是从热爱中汲取信念。正是这两者,让我既能站上赛道,也能直面治疗中的每一道难关。”

八段锦友谊赛
活动现场,各参赛队伍在八段锦表演赛中展开友好角逐。他们以整齐舒缓的动作,传递“科学治疗与康复运动相结合”的全程管理理念,也向更多患者示范了“迈向功能性治愈”的可能。

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副总裁、肿瘤业务部负责人柯赛帆(Sévan Kaloustian)先生
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副总裁、肿瘤业务部负责人柯赛帆(Sévan Kaloustian)先生表示:“今年适逢强生在华40周年,我们始终以患者健康为使命、致力于将科学创新的边界推向新的高度。本次八段锦大赛不仅是一次康复实践,更是强生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慢病管理模式的全新探索。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医疗领域与社会各界,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患者服务模式,让更多患者实现从治疗到治愈的生命跨越。”
据悉,本次大赛正在全国多个城市火热进行中。“人民好医生”平台也将上线展示页面,实时更新赛事动态,开启线上线下血液肿瘤八段锦比拼与健康互动,进一步传递科学康复理念,深化行业交流,携手助推“健康中国”战略在肿瘤慢病管理领域的实践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