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暨北大创新评论年度论坛于2023年11月28日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盛大开幕,本次年度大会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科技和创新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共设置北大创新评论年度论坛涵盖2023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案例库发布仪式及2023CCF计算经济学博金挑战赛启动仪式、“绿色科技能源创新”碳中和产业主题论坛、“AI医疗 创新未来”医疗产业主题论坛、“数字经济 金融创新”金融产业主题论坛。
本次年度大会将中国新兴科技、热门赛道、专题峰会、创新成果展示融于一体,齐聚学术、产业、科技、资本等百位专业嘉宾,聚焦新兴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路径、动能的研究成果分享与创新力塑造的交流研讨,聆听学术与产业实践结合的前沿声音,从战略构建、生态塑造、科技创新等议题出发,全方位探讨中国智造创新发展,带来行业前沿的技术讨论和成果分享。
2023 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
北大创新评论执行主编谢艳为活动致辞:北大创新评论依托北京大学权威的学术体系和丰富的科研资源的支持下,专注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研究。目前已与超3万名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学术专家、产研学者、企业家合作,并辐射超过百万名在中国产业发展中做出贡献的上市公司中高层、创新企业、创始人群体。
2023年于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发布的《智造创新引领》产业研究案例库是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的基础,已连续五年出版专著,旨在发掘标杆型创新企业,推动创新的成果发表与传播。同时,于今年举办的CCF计算经济学挑战赛,获得了产业界与学界的鼎力支持。
北大创新评论今后将深入解析科技创新应用,并聚焦创新生态建设、产研协同发展、多维资源共研共创,倡导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昂首未来,聚焦创新核心发展趋势,深度探讨底层创新与协同创新,助力创新能量输出,与科技创新产学研各方共同培育更具战略高度、综合能力、市场韧性的创新者,希望各位学者专家可以在本次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获得对创新发展的新灵感、新知识、新动能!
大会重磅发布《 智造创新引领-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案例库(2023)》,从众多的参选案例中选择典型企业代表,从创新模型当中汲取能量与读者们去交流。案例库企业包括邮储大脑、人保科技、青牛技术、凡泰极客、数字绿土、京东工业、三一重工、风帆储能、百望云、国汽智图、中顺洁柔、商汤科技、百度盘古、擎朗医疗、康师傅、海康威视、曙光信息、Testin 云测、万兴科技、硅基智能。(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智造创新引领-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案例库(2023)》发布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计算+金融量化模型大赛营造了充满挑战的实践环境。为提升计算+金融领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打破学术和实践的壁垒,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北大创新评论承办,博时基金、金证股份、阿里云、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未名数创协办的CCF计算经济学比赛-博金挑战赛,在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车宏原、金证股份丽海弘金副总经理张红庆、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金融算法负责人高金杨、中国人民大学祈琦教授和北大创新评论执行主编谢艳老师以及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启动。
大会还邀请到多位学术专家、产业专家、企业代表分享学术与产业实践结合的前沿洞察,以下为部分嘉宾发言内容摘要: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经济学专业组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聘副教授祁琦分享主题为《AI与计算经济》的报告:
祁教授重点介绍了计算经济学的发展,这是一个将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来分析和解决经济学中的复杂问题或者用于预测结果并提供决策支持等等。她解释了计算经济学的发展背景、研究内容、常用方法和遇到的瓶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计算经济学的创新和应用。然后以互联网广告拍卖为例,详细说明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大模型在机制设计、竞争策略分析和动态过程优化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同时展望了计算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以及人工智能与计算经济学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的可能性。
她还补充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大模型在计算经济学中的应用案例,分别是复杂广告机制的设计、平台生态优化和经济政策沙盘推演。她们的研究组利用深度学习来设计复杂场景下的最优广告拍卖机制,帮助企业提高收益。强化学习的技术帮助她们解决了在线广告平台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即如何在提高收益的同时,保持平台的多样性和中小企业的留存率。然后展示了她们研究组利用大模型模拟人的行为和决策,进行公租房系统的经济政策沙盘推演,测试大模型的理解、推理和多样任务能力,以及它与人类的差异和相似性。她认为大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评估不同的经济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为决策提供智能支持。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车宏原分享主题为《大模型变革投资研究模式》的报告:
他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与进化,大模型最为强大的是他的智能与心智的涌现,具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这也是投资研究应用所必需具备的能力,同时大模型核心技术在持续进化,国产大模型进步也很快,为大模型在投资研究等应用场景落地提供了基础。
在投资研究领域应用方面,传统的小模型技术应用面较窄,人工智能大模型改变了投资研究应用的范式,可以用更少的标注数据、更少的算力投入、更短的开发周期,来进行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通过构建全面的企业知识库、微调训练大模型,可以逐步沉淀、建立企业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并且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进步,最终将会给投资研究的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同时,这也给职业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从业人员需要围绕技能提升、专业发展等方面及早适应或转型。最后,他呼吁要通过持续创新开拓未来。
金证股份丽海弘金副总经理张红庆分享主题为《智能投资:股票日内预测应用及赛题解析》的报告:
他先分析了股票市场投资决策的技术框架。决策依赖大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基于数据,通过金融工程模型提取有效特征,再用机器学习等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可以辅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交易决策。本次举办的智能投资大赛即选择了股票价格日内预测这一典型应用场景。
详细而言,该赛题的难点在于需要面对真实复杂环境中的市场价格序列,并快速实现模型结果的在线输出。参赛选手普遍反映,如果没有金融工程知识的支撑,很难完成高质量的价格预测。目前,部分选手的日内交易胜率已达到60%以上,接近行业水平。这表明数据与AI技术的融合,的确可以实现较高的投资决策价值。相关成果也可为机构投资者的日常交易提供有力支撑。
张红庆认为,未来可继续推出像股票成交量预测、价格波动率预测等赛题形式。### 这两类技术在实践中均有重要应用。例如成交量预测可支持大宗交易的算法化分割执行,避免市场冲击,波动率预测则可服务于金融衍生品交易。这些场景当前主要是专业机构参与,但技术水平提升将推动市场参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综上,本次大赛选题切中实际投资决策痛点,显示了大数据与AI赋能金融实践,实现智能投资的可能性。后续可在更复杂应用场景中举办类似竞赛,激发学界与业界共同努力,推动资本市场智能化升级。
“绿色科技 能源创新”碳中和产业主题论坛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占肖卫分享主题为《轻薄柔塑料太阳能电池》的报告:
占教授指出,尽管我国晶硅产业在全球领先,但他的研究方向是替代传统的晶硅,使用塑料材料制作太阳能电池。他详细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塑料作为活性层器件的结构和优势,包括柔性、薄、低能耗等特点。与晶硅相比,塑料电池具有更低的密度、更薄的厚度,而且制备工艺更简便,能耗更低。他强调了塑料太阳能电池在绿色建筑、有线电子、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举例说明了在手机、笔记本、背包、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场景。随后,占教授分享了他团队在塑料太阳能电池领域近20年的创新历程。他提到了团队成功颠覆传统富勒烯体系,设计了一种平面结构的新型有机光伏材料,使效率接近钙钛矿。他详细介绍了这一体系的优势,包括简便的合成、可调控性、强吸光能力、低能量损耗等。最后,占教授展望了半透明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包括玻璃幕墙、智能温室大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他还提到了在信息、健康和能源等领域的其他应用,并感谢合作者和国家经费的支持。
华北电力大学的张汉飞教授分享主题为《双碳背景下发展绿色燃料的意义及技术路线》的报告:
张老师在报告中指出燃料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为了实现近零排放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燃料化学品绿色化路径,使用生物质气化和绿色电力制氢,实现绿色燃料在交通、建筑、工业和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他比较了不同绿色燃料的能量密度,强调了合成费托燃料的高能量密度,同时讨论了P2X技术在能量储存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可再生电力制氢合成燃料的拉长储存周期的作用。此外,他详细介绍了无碳燃料和含碳燃料的研究,包括生物质气化合成绿氨和合成航空煤油的工艺流程,强调了新工艺的高效率和热力学性能的优势。总结了研究成果,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长周期和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存储,以及P2X技术集成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构建新型总能系统。
腾讯云综合能源行业总经理王磊分享主题为《腾讯助力能源转型与智慧低碳》的报告:
接着王磊简要回顾了腾讯的发展历程,强调了腾讯在2019年4月提出用人工智能解决全球环境、食品、水务洁净低碳转型的理念。并介绍了腾讯在2021年正式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他列举了腾讯在能源行业的四个优势:新建能力强、技术领先、在连接层面有特色、生态能力优势、介绍了腾讯在智能电网、综合能源平台、智慧场站等方面的布局,并列举了与不同企业的合作案例,强调了腾讯的协同和生态能力。王磊详细阐述了腾讯在智能服务和增值业务方面的努力,包括推动无人场站解决方案、推进人工智能平台应用、综合能源服务等,并总结了腾讯在社会层面助力低碳绿色发展的三个方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社会价值创新、引领公众低碳生活、推动政府和企业产业的低碳转型。最后,总结了腾讯在三个方面助力低碳绿色发展,并表达了希望与各方深入交流的期望。
“AI 医疗 创新未来”医疗产业主题论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韬发表了主题为《中国血管外科领域的“创新研究”》的报告:
介绍了目前国内血管外科领域的创新研究工作。他指出,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而人才间竞争主要体现在创造新价值,医学创新的源泉在于医生,目标在于解决临床问题。张韬将血管外科领域的创新工作细化分为理论创新,如汪忠镐院士提出的东亚布加综合征隔膜病因及针对性诊疗方案;技术创新,如孙安强教授团队将流体力学模拟结合临床实践提出S型偏心搭桥方案抑制血管吻合口增生再狭窄;器材创新,如郭伟教授团队通过医工结合创新性提出国产主动脉多分支模块式支架解决方案并实现产业化,使主动脉外科不仅从巨创走向微创,而且突破了分支血管无法植入传统覆膜支架的诸多禁区,推动了国产支架的自主研发和国际推广;在装备创新方面,3D打印和VR混合技术的应用为手术诊疗提供了精准导航,而AI智慧医疗的引入开启了未来血管医疗和科研服务的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新时代!最后,张韬通过汇总和分析部分协会和官方机构数据,进一步建议临床科研从立题之初即要对标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便于科研成果迅速转型实现临床应用推广,国内医疗行业的创新现况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持续加强产业链建设和创新研发投入。
百度智慧医疗总经理(负责灵医智惠和GBI业务)刘军伟作题为《大模型:医疗数字未来》的主题分享:
介绍了百度在医疗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他介绍了百度在大健康领域的战略规划,以“成为中国百姓首选的健康管家,科技助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为目标,用AI技术赋能医、患、药三个方面发展,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他站在产业发展的视角,多维度分析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之中,即将迎来全新产业格局,大模型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最后,详细汇报了百度AI产业部在这样的企业和大时代背景下,百度灵医大模型在算法、算力、数据三个维度的积累、创新探索与实践,灵医大模型四层服务架构:算力层、模型层、能力层和应用层,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
据悉,百度灵医大模型是首个产业级的医疗行业大模型、首个商业化落地的医疗行业大模型、首度对外开放测评和试用的医疗行业大模型。自9月19日发布以来,快速吸引了超1000家单位的申请体验,并已经在互联网医疗、公立医院、药械企业、药店/诊所等方向有成熟的落地方案和实践经验。
剂泰医药副总裁刘安东发表了题为《AI驱动药物递送和发现》的主题分享:
刘安东介绍了剂泰医药作为全球首家AI+药物递送的Biotech,专注于AI驱动的AiLNP递送平台,实现了肝肺、CNS、肌肉等多器官组织的靶向递送,递送效率超过行业标准10倍以上。他强调了AI在药物开发各个阶段的关键性突破,包括蛋白结构预测、药物靶点发现、活性化合物筛选等。剂泰医药的创新药3.0聚焦于AI驱动的药物递送,强调个性化、精准的基因蛋白回路调控。他提到三个D:Decode(靶点发现)、Design(设计活性药物分子)、Deliver(工具递送到病灶)。在Decode层面,通过AI驱动的多组学研究实现靶点发现;在Design层面,利用AI深度学习和分子模拟设计基因蛋白回路调控工具;在Deliver层面,通过AI解决核心的递送技术问题,包括生成算法、强化学习引导的实验等。从市场角度看,大药企在递送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寻求递送方面的合作伙伴,为剂泰医药成为AI驱动Biotech递送的佼佼者提供了机会。剂泰医药聚焦于核酸药物递送体系,核心平台是AiLNP平台,通过干湿结合的技术平台实现全球最优的LNP递送系统设计。
“数字经济 金融创新”金融产业主题论坛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张洪江分享主题为《数字赋能场景,聚力科技金融》的报告:
张洪江首先指出了科技金融的意义和实践。科技金融不仅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撑和产品技术工作,更是要把更多金融资源倾斜到企业科创环节,提高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和成果产出。大数据研究院在科技金融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在科创领域,通过与科技部合作建立科创企业创新积分制工程和开发各类风险敞口子模型、评分模型、评级模型等,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场景化金融。
随后,他介绍了研究院的三套模型体系,包括创新能力评价、信用风险评价和额度框架,最终融入到行方风控体系和营销体系里面。此外,他还分享了两个实际案例,一个是科创专属评级工具,另一个是科创易贷线上化模型。总之,大数据研究院在科创金融领域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也希望未来能够与各位专家一起探索更多适合不同场景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反馈到技术领域中。
中国工商银行数字普惠中心数字信用团队负责人于思博分享主题为《数字科技赋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于思博回顾了工商银行近年来加快数字化步伐,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推动数字普惠业务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全新升级的中国工商银行数字普惠中心,将专注于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性线上融资产品的设计、研发与运营,深化数字科技应用,优化信贷产品体验,锻造“精准、流畅、聪明”的服务品质,更好服务各类小微经营主体。
中国银行数字货币办公室主管级项目专员周起文分享主题为《数币智能合约赋能产业链数字金融开放共生之路》的报告:
周起文首先指出,数字人民币具有智能合约特性和产业链金融的应用潜力。产业链金融是银行B端蓝海市场的重要领域,但存在一些痛点和难点,如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数字人民币可以在B端数字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伞形钱包和智能合约是两个关键能力。伞形钱包为数字银行提供了结算体系,智能合约则可以数字化产业链商业规则,实现资金定向支付,并且具有资金动账触发机制。
她认为,汽车产业链、互联网企业、广告行业等产业链都可以应用这套模型,核心是构建一个企业级智能合约平台,并依托社会数字化发展态势和行内数字化能力,关注用户旅程,贯通产业链体系,构建产业链数字化金融生态。最后,讲话提到银行未来的核心价值是连接客户与世界,数字货币将是解决客户与世界之间置信问题的轻量级解决方案,并提出了银行与产业链“共建、共享、共生、共赢”的理念。
本次大会深度解析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产业代表系统展现创新案例成果,2023 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圆满成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