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等相关领导、知名专家、行业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理念、纵论创新。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受邀出席论坛,并在圆桌对话环节,就“新质生产力中的企业动力”的议题,阐述了身处传统建筑业的企业,如何激发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发展建筑业的新质生产力
“建筑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这个‘地’就是把握建筑业的本质,‘宜’就是要深度融合。”袁正刚表示,对传统的建筑业来说,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必须与行业本质和业务本质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有自己突出的特点,一是建筑的环境动态而复杂,建筑周边的交通、地质、居民、管网、气候等因素都会影响整个建造过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建筑这个“产品”是固定的,搬不走,如果用制造业的方式推进建筑业的数字化发展,会遇到很大挑战。
从建筑业的特点出发,才能将建筑业的数字化研究透彻,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建筑业的新质生产力。
一是实现数据和业务协同。由于建筑业的多方协同性非常高,必须做好分工协作,从软件方面来说,就要做到数据充分共享的协作性。数据的协作协同需要基于数据的充分流动,而这样的流动和协作,必须以底层技术为依托,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统一的数据标准、数字化业务平台等。广联达通过10多年的自主研发,已经实现了以上底层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可控。
二是实现设备小型化,即将工厂的设备小型化到工地现场加工。例如,施工工地的模板加工,使用1台非常小型的切割机,在工地现场就可以代替20多个工人的加工工作,并且更加安全,质量也非常高。还有智慧塔吊远程控制,可以远程指挥塔吊,保障人员安全,避免相关事故,精确度也更高。可以说,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开发这样的智能化设备,这样的软硬件结合能够很好的解决行业的问题。
三是AI赋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刚刚涌现时,有人会认为通用大模型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分析后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建筑业,有自己的行业规范、知识,算法也不同。广联达与建筑业的业务专家深度研究合作,融合建筑业的业务特点打造了建筑行业的人工智能,目前的效果还是很好的,能够真正帮助项目经理、帮助工长管理好项目。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管理变革和产业链变革
袁正刚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技术恐慌。认为新质生产力到来,旧的建筑业生产方式就都“不灵验”了,个别企业就想要将所有新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建筑业行业链条长、分工明确,而且新技术的研发应用需要时间、投入和实践。因此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在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找准定位,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合作,共同发展。另一个极端,是等待观望。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先看看别人怎么做。但这样做就会错失发展先机。因为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的技术,用一个软件就可以学会,要让新质生产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必备技能”和发展引擎,就必须躬身实践,在实践中应用并不断打磨、不断迭代,从而提高认知、提高应用能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管理变革和产业链变革。”袁正刚举例说,有的大型组织设置了好几个层级,解决问题时需要层层汇报沟通,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信息透明化,不进行组织和管理变革将会“适得其反”。同时,这样的组织变革单从技术层面很难推动,还需要从高层决策入手。所以说,从内部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配套相应的生产关系。从外部来看,也需要进行产业链变革,从而更好的协作,产生更多的价值。例如,设计院应用BIM等数字技术将价值延伸到施工阶段,将成本算得更清楚、更到位,实现一体化的工程建设,建设各方通力配合共同建设更多更好的房子。
袁正刚还建议,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企业不必等待某项技术完全成熟,而要瞄准时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与央国企携手前进,共同助力科技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