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高甲戏发祥地岑兜村来到泉州古城,给游客和市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很多游客纷纷凑上前,其中也有不少外国友人,他们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这是“首届洪埔戏剧交流汇暨岑兜高甲嘉年华”的活动之一,整场活动从戏剧周开幕横跨春节至元宵节,共27天。
1月18日“首届洪埔戏剧交流汇暨岑兜高甲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隆重举行。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文化盛宴就此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石井镇人民政府、南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南安市能源工贸集团承办,南安市融媒体中心、南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活动以“高甲之乡·戏幻岑兜”为主题,包含 “高甲在此”“高甲在场”“高甲在谈”“泉城皆戏”等4个主题12场活动,向广大群众展示高甲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级非遗高甲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岑兜村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南部,全村土地面积1.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78人。岑兜村素有“十家九戏”之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有高甲戏创始人洪埔。岑兜村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的发祥地,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12年被定为“高甲戏发祥地”闽南生态保护区,2013年8月被评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高甲戏发祥地岑兜展示点”。高甲戏系“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是闽南地区最大的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为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岑兜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发掘高甲戏历史文化资源,培育与创新乡村文旅融合新型业态。在市、镇领导的带领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广大村民对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知晓率,引导激发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同时提出“户外戏剧主题博物馆概念”,以高甲戏为元素,通过露天的展示空间、活态的演绎和互动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氛围,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生产的环境,对其进行活态化展示。
本次活动有以下特点:
一是溯源之旅,国际共融。1月18日上午举行“高甲在此”——会师拜祖活动,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高甲戏剧团及相关科班师傅汇聚洪埔祖厝前举行致敬仪式,于此次大会师中,共同追溯高甲戏的悠久历史,向祖师爷致敬。同时,在当天晚上启动仪式上,海内外高甲戏大咖出场,共同分享高甲戏的艺术精髓,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并邀请洪埔传承人洪建围倾情讲述从业经历、传承情怀,其言辞恳切,情感真挚,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戏曲岁月。1月19日上午举办“高甲在谈”——闽南语系戏剧交流会,邀请闽南语系的传统戏剧如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等业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他们不仅带来前沿的学术观点,更促进了跨地域、跨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高甲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让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二是传承经典,守正创新。在注重经典和守正创新的同时,本次活动采取“戏曲+N”模式。1月18日下午举办“高甲在此”——田园走秀,以高甲戏服饰文化串线,由“传统文化”“传统服饰与创新服饰结合”“传统戏曲与现代时尚共舞”三个篇章组成,同时穿插泉州服饰文化共同演绎,通过田园走秀的形式,让传统艺术走进生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1月18日晚南安市戏曲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揭牌仪式不仅是对传承的尊重,更是对创新的期许。1月19日下午“高甲在谈”——脱口秀(高甲版)邀请厦门来疯喜剧互动演出,定制主题《岑兜诗会》,演出中植入高甲戏文化相关元素,吸引年轻观众。1月20日,“泉城皆戏”——戏剧帮传。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高甲在谈”——高甲戏数字艺术作品创作赛发布会,以科技为笔,根据高甲戏的戏剧特征和文艺属性,面向全国征集高甲戏数字化艺术作品。
三是活动不息,精彩迭起。活动从戏剧周开幕横跨春节至元宵节,共27天,广大群众可参与“高甲在场”——打卡戏中人活动,以高甲戏9角造型特征为基础,让游客体验“换装变脸”,同时在高甲戏户外博物馆设置戏剧空间打卡点,供游客沉浸式体验和打卡拍照。也可到岑兜村旧戏台观看“高甲在场”——大戏献演,由各地专业高甲戏剧团轮番献演。还可在泉州市参与“泉城皆戏”——戏剧快闪、戏剧潮玩、戏剧帮传等活动,也可到岑兜村广场戏剧市集体验戏剧市集街区的繁华,品尝特色美食,选购文创产品,感受浓厚的戏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