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迎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的开幕。从永定门到钟鼓楼,200余枚印章以不同角度同时展示北京中轴线15个核心遗产点人文景观。巡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当皇家建筑的气魄与百年野山参的时光密码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徐徐展开。值此“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全国巡展盛大启幕之际,人参科技革新者小参尊,以科技之力对话千年中轴,以科技滋补致敬皇家文明,在篆刻方寸之间,镌刻文化传承与健康守护的共生篇章。
(融壹视觉、于小菓新中式精品点心、小罐茶联合创始人于进江先生与上海领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缔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峰先生合影)
260余枚大众篆刻作品亮相,还有首博镇馆之宝助阵,通过新字体、新材料与新工艺的融合,生动展现北京中轴线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壮美画卷。
【皇家审美,中轴建筑中的岁月史诗】
北京中轴线,这条贯穿古都的“龙脉”,承载着700余年的皇家营城智慧。从永定门的巍峨城楼到钟鼓楼的晨钟暮鼓,15处核心遗产景观凝聚着中国古代都城的礼制秩序与天人哲学。正如中轴线建筑以砖石铭刻王朝兴衰,小参尊的参源母本——111年长白山野山参,亦以年轮般的芦碗纹路,记录着深山岁月的沧桑沉淀。两者皆以“时间”为尺,丈量文明的厚度:中轴线是帝王匠心的凝固史诗,野山参是自然馈赠的生命宝物。
【岁月馈赠:皇家滋补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共鸣】
昔日的紫禁城内,人参是帝王延年益寿的御用珍品;今日的小参尊,以科技之力将这份“皇家专属”化为普惠健康的国民滋养。
作为健康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小参尊以111年野山参为母本,依托植物干细胞技术突破珍稀草本规模化量产难题,打造“开盖即食”的便捷人参滋补品,让“旧时难见百年参,飞入寻常百姓家”。其研发成果获中科院认证“国内领先”,并亮相受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的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成为传统滋补品科技化转型的标杆。
【未来展望:以健康致敬文化,以创新链接全球】
小参尊将持续深耕“科技+文化”战略,以植物干细胞技术为核心,布局虫草、雪莲等九大仙草研究,并加速全球化进程,让中华滋补智慧惠及世界。正如篆刻艺术从“小众”走向“大众”,小参尊亦致力于打破高端滋补品的圈层壁垒,让健康触手可及。
【巡展亮点联动】
1. 文化体验升级:展览现场特设“健康赋能区”,观众可品鉴小参尊产品,感受科技与传统碰撞的滋补新体验。
2.跨界联名礼盒:限量推出“中轴线·参韵”主题联名礼盒,将篆刻艺术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传递文化健康双重价值。
参展信息: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
时间:4月30日-6月1日
地点: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